招摇出西郭,宛辔临芳渚。
浮阳耀原隰,凯风动禾黍。
伊人不可见,中坻敞衡宇。
开轩游鲋适,卷幔宾鸿举。
顾我平生友,兹焉澹容与。
肃肃嘉树阴,行歌谢徒旅。
晞发散烦燠,蜚觞对灵雨。
好乐无太康,先民有遗矩。
襜帷难久淹,虹桥屡延伫。
嗟彼凫与雁,安知慕俦侣。
【注释】
招摇:山名,在今河南禹县。西郭:西城的外郭。宛辔:曲辕的马缰绳。芳渚:芳香的池塘。浮阳:阳光照耀下的水面。耀:照射。原隰(xí):低湿地面。动:吹拂。伊人:指贤人。中坻:居中。敞衡宇:开敞的房屋。开轩:打开窗户。鲋(fù):鲫鱼。适:游赏。卷幔:收起窗帘。宾鸿:指鸿雁。顾我:看我。平生友:一生的朋友。兹焉:这里。澹容与:闲静自如的样子。肃肃:高大的样子。嘉:美。行歌:边走边唱。谢徒旅:辞别同伴。晞发:晒发。烦燠(yù):炎热。蜚觞(chāng):举杯饮酒。对:面对。灵雨:及时雨。好乐无太康:喜好音乐没有节制。先民有遗矩:先人留下了宝贵的规矩。襜帷:宽大的帷幕。虹桥:彩虹桥。屡:多次。嗟彼凫(fú)与雁,安知慕俦侣:那些野鸭和大雁,怎么知道羡慕同类?凫,水鸟;雁,候鸟,常结群飞行。
【赏析】
《避暑矩洲书院与欧阳宪副汪少参黎伦二道长王主政同赋得矩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诗人与友人在夏日里乘兴游览矩州山水,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幽美恬淡。
首联“招摇出西郭,宛辔临芳渚。”交代了诗人出游的背景。招摇山位于河南禹县,是当时文人学士们经常游玩的地方。《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始皇曾“东游碣石,以望东海”,而“碣石”即招摇山。诗人在此地出游,正是为了消暑避暑。“宛辔”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马车的形态,车马缓缓驶向芳渚,给人一种宁静、悠闲的感觉。“宛”字还体现了诗人对这次出游的喜悦心情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颔联“浮阳耀原隰,凯风动禾黍。”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色。阳光照耀着田野的原野,微风吹拂着稻谷和黍稷,一派丰收的景象。“浮阳”一词生动地表达了阳光洒满大地的情景,而“凯风”则形容微风轻拂,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这里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
颈联“伊人不可见,中坻敞衡宇。”则转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然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但心中却无法见到那贤人的身影。他只能站在中坻上敞开的房屋前,眺望远方,感慨万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贤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无法见到他们而产生的遗憾之感。
尾联“开轩游鲋适,卷幔宾鸿举。”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们一起游玩的情景。他们打开窗户,一边观赏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一边欣赏着飞鸟在空中翩翩起舞。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顾我平生友,兹焉澹容与。肃肃嘉树阴,行歌谢徒旅。”诗人回顾了自己与朋友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易逝。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朋友们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而富有哲理。诗人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表达,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