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月西楼已可望,雁声断处一痕霜。
微纷露叶光犹淡,初上风帘气自凉。
羌笛漫教悲旧曲,蛾眉空与妒新妆。
只将今夕娟娟影,预卜中秋一夜长。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思想主旨。

“纤月西楼已可望,雁声断处一痕霜”,第一句是写景,点明时间,即八月初三的夜晚;第二句是写情,描写了诗人在西楼眺望的景象:月光如纤纤素手,轻轻洒落,而在这皓洁的月色中,却只有一只孤独的寒鸦在啼叫,它声声鸣叫,声声断续,声声凄厉,仿佛是秋日凄凉的气氛和心情的象征。

“微纷露叶光犹淡,初上风帘气自凉”,第三、四句是写景。“微纷”指稀疏的露珠,“风帘”指轻风吹拂着帘子。露叶上还留着秋天的余晖,但已经变得暗淡无光了,而初升的朝阳则给风帘带来阵阵凉爽的清风,给人送来阵阵清新的感觉。

“羌笛漫教悲旧曲,蛾眉空与妒新妆”,第五、六句是抒情。羌笛吹奏的是《梅花落》的曲子,这是一首悲切哀婉的曲调,它似乎在诉说着往日的离愁别绪,使人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惆怅之情。蛾眉女子空有娇美的容颜,但却无法掩饰内心的忧伤。

“只将今夕娟娟影,预卜中秋一夜长”,最后两句是写景和抒情相结合。诗人把今晚自己的影子比作月亮,说它就像一轮明月在中秋之夜高挂在天空一样,皎洁、明亮,十分美丽动人。诗人想用这种比喻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他希望在中秋之夜能多留一些时间,让自己的身影也像那轮明月一样永远留在人间,让美好的回忆得以延续。

【答案】

八月初三夜月

纤月西楼已可望,雁声断处一痕霜。

微纷露叶光犹淡,初上风帘气自凉。

羌笛漫教悲旧曲,蛾眉空与妒新妆。

只将今夕娟娟影,预卜中秋一夜长。

译文:

农历八月初三的夜晚月儿已经能够远远地望见,孤雁叫声断续的地方,一片霜白。

稀疏的露珠映照着月色,依然显得格外淡雅。初升的晨曦透过轻摇的窗帘,送来阵阵凉意。

羌笛在吹奏着《梅花落》,那是一曲令人伤感的乐曲,它似乎在诉说着往日的离别之情。

蛾眉女子空有娇美的面容,却没有人去爱惜她。

但愿今夜你的影子能陪伴我度过一个长长的夜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