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魄度秋旻,金辉皎夕闉。
不将三藉壁,若御五成轮。
扇举裁纨丽,波含濯锦新。
庆云如得把,堪赠北堂人。
圆魄度秋旻,金辉皎夕闉。
不将三藉壁,若御五成轮。
扇举裁纨丽,波含濯锦新。
庆云如得把,堪赠北堂人。
注释:
圆魄:明亮的月亮。
秋旻:秋天的傍晚或黄昏。旻指天的中央部分。
不将:不让。
三藉:用三次来比喻。
若御:好像驾御一样。
五成轮:五种颜色组成车轮。
扇举:举起扇子。
纨丽:美丽的丝绸。
波含:水波中包含。
濯锦新:像锦绣一样的清澈。
庆云:吉兆,象征吉祥的云彩。
得:值得。
北堂人:指妻子、妾室,古代以“北堂”代称内室,这里用作妻子的代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赏月的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句“圆魄度秋旻”,意思是明亮的圆月在秋夜之中高悬。这里的“圆魄”即指明月,“秋旻”指秋夜里的天幕。诗人通过描绘明月在秋夜中的美景,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次句“金辉皎夕闉”,“金辉”指月光明亮如金,“皎”是明亮的意思,“夕闉”指傍晚时分的城墙。诗人通过对月光的描述,进一步烘托了中秋之夜的宁静祥和。
第三句“不将三藉壁”,“不将”表示否定,“三藉”用来形容月光的辉煌。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月光比作用三次才能形容完的美丽景象,形象地表达了月光之亮。
第四句“若御五成轮”,“若”是好像的意思,“御”是驾驭的意思,“五成轮”指五种颜色组成的车轮。诗人通过比喻,将月光比作五彩斑斓的车轮,进一步展现了月光之美。
最后一句“扇举裁纨丽”,“扇举”指挥动扇子,“裁纨丽”形容丝绸美丽如画。诗人通过对这一动作的描写,表现出自己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
整首诗以明月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月光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