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室登封地,言携宝镜求。
云笙过子晋,星鹤下浮丘。
石髓春杯服,仙床夜枕留。
箕山知不远,兼得访巢由。
诗句译文:
这首诗以”嵩岳”为主题,通过描述嵩山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嵩山的向往之情。诗中“太室登封地,言携宝镜求”一句,描绘了诗人站在嵩山脚下,手持宝镜寻找的景象,寓意着诗人对嵩山的探索和追求。同时,“云笙过子晋,星鹤下浮丘”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嵩山的仙境般的景色,让人仿佛看到了仙鹤和云笙在山峰间自由飞翔的画面。
结合注释,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例如,“石髓春杯服,仙床夜枕留”这句,不仅描绘了嵩山的美景,还暗示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体验,如享用石髓制成的春杯、夜卧于仙床之上等生活细节。而“箕山知不远,兼得访巢由”则是诗人对于嵩山的向往,希望能够像古代隐士一样远离尘世,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诗人黄省曾创作的五首《怀五岳》之一,其中《怀五岳五首 其一 嵩岳》。黄省曾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他擅长诗词,精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但会试屡不第,后学诗于李梦阳等人,以任达跅弛终其生。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后人所推崇。在《怀五岳五首 其一 嵩岳》中,黄省曾通过对嵩山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嵩山的向往之情。这首诗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和诗意,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无论是从诗歌的语言运用、意象描绘还是情感表达等方面,都展现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领悟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