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父尔何神,常游清泠渊。
穷宙亦如此,丰山无岁年。
九钟知霜鸣,感应出自然。
兹理讵可测,何有于圣贤。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词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一般用概括诗句含义来考核,答题时谈谈诗句的意思的时候,一定要说明诗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就能和选项对比从而确定答案。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逐句释义错误的一项”,B项,“穷宙亦如此”错,应为“穷极天地亦如此”。C项,“丰山无岁年”错,应为“丰山常在无岁月”。D项,“兹理讵可测”错,应为“此道岂可测”。
【答案】
(1)译文:耕父啊你是何等神圣,你常常游历清凉的深渊。
(2)译文:无穷无尽的宇宙也如此,永恒的丰山没有岁月的变迁。
(3)译文:九钟之鸣是霜气所至,感应出自然之律。
(4)译文:这道理岂能用言语来表述,哪有什么圣贤的道理!
赏析:
首联:起兴。诗人以耕父比陶渊明。起势不凡。
颔联:承上启下,承“神”字之意,指出其游历清泠渊,不是偶然之举,而是其本性所使然。而“丰山无岁月”则表明,其游历清泠渊,也与丰山无岁月有关,即游历清冷渊的时间,与丰山存在的时间一样长久。
颈联:由物及人,进一步揭示诗人游历清冷渊的奥秘。诗人将清冷渊中的水声,比喻为九钟之鸣,这是十分贴切的。因为九钟之鸣,正是天帝降下的警世之声。而“霜鸣”又暗示了清冷渊中水寒的特点。
尾联:总结全诗。诗人认为,清冷渊的水声,是天地间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它无法用言语来加以表述,所以也无法用言语来加以解释。因此,圣人与贤士也无法对此做出解释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