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鼎沉炎海,叠山起信州。
潜龙终见奋,惊鹤自难收。
故作君平卜,真怀豫让忧。
遗忠今尚在,常共大江流。
【注释】
谢叠山:指北宋诗人谢枋得,字君平。信州(今江西上饶市)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志士,为官清正廉洁,被元朝统治者杀害,他的事迹被编入《宋季忠义录》一书,成为南宋时期著名的忠臣。豫让:战国时晋国刺客,因对国政不满,三次刺赵襄子未果而自杀。豫让临终前说:“吾以死明志矣。”后世多以“豫让”比喻有志之士至死不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读《宋季忠义录》后所赋的七绝诗。诗人在阅读中,深受谢叠山事迹的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七绝来赞美他。
首句“宋鼎沉炎海”,意思是宋朝的宝鼎已沉没在炎热的大海之中。这里用“沉”字暗含“覆亡”的意义,暗示宋朝灭亡的事实。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叠山起信州”,意思是叠山从信州(今江西广丰县)崛起,成为抗金的英雄人物。这两句是说,宋朝覆亡之后,像叠山这样的英雄人物才真正崭露头角,开始大显身手了。
第二句“潜龙终见奋”,“潜龙”比喻谢叠山,说他像潜藏在深渊中的真龙一样终于奋然挺起了脊梁。这句的意思是说,尽管谢叠山曾经隐退过一段时间,但他最终还是重新出来,为国效力了。这里所说的“潜龙”和“奋”,都是暗喻的意思,诗人在这里用了双关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句“惊鹤自难收”,“惊鹤”是说谢叠山虽然重新出仕,但仍然难以收回他的心。这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谢叠山重新出仕了,但他仍然无法忘怀他的故土和亲人,就像惊飞的鹤一样难以收回它的翅膀。这里的“惊鹤”也是一个双关的词语,既可以理解为谢叠山的精神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他的内心世界。
第四句“故作君平卜”,意思是说,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和正直,谢叠山不惜采用占卜的方式来向世人表明心迹。这里的“君平”是指汉代的王嘉,他是汉光武帝时期的一位官员,曾担任过太卜令之职。王嘉为人正直,不畏强权,敢于直言进谏。后来,他在王莽篡位之际,毅然辞官归隐,继续从事占卜事业。谢叠山借用王嘉的名字来作为自己的代称,是为了表达自己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第五句“真怀豫让忧”,意思是说,谢叠山之所以会如此坚决地拒绝元朝的邀请,正是因为他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忧虑和不安。这里的“豫让”是指春秋时期的晋国大臣豫让,他曾为了报私仇而刺杀了赵襄子,最后却未能成功。豫让临死之前说:“吾以死明志矣。”后世多以“豫让”比喻有志之士至死不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谢叠山在拒绝元朝的邀请时,正是出于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关心。
第六句“遗忠今尚在”,意思是说,谢叠山的遗忠精神至今仍然存在。这里的“遗忠”指的是他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品质和精神。诗人在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强调谢叠山的忠诚精神和崇高品质。
最后一句“常共大江流”,意思是说,谢叠山的遗忠精神和崇高品质将永远与长江水一起流淌下去。这里的“大江”指的是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谢叠山的遗忠精神和崇高品质将被永远铭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永远不会消失。
整首七绝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谢叠山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遗忠精神的赞颂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