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都雄盛日,英才妙七贤。
夫君照乘珠,五色丽且鲜。
西园倡华藻,东洛赋婵娟。
游鸾翔朝旭,芳蕖映碧涟。
始协棣华美,宁虞萁豆煎。
桐圭空锡社,银海闭阴泉。
白杨翳荆榛,狐兔穴其阡。
喟然兼山叹,肯企淮南仙。

【注释】

①吊陈思王:为三国时吴国太子孙亮(字德润)作的哀悼诗。

②邺都雄盛日:指魏文帝曹丕(即武帝)统治下的邺城,当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③七贤:指魏文帝时的文学家、政治家嵇康、阮籍等七人。

④夫君照乘珠:指曹操,他的儿子曹丕在《典论·自叙》中称:“我父为人,外讬腹心,内怀机利,说己以美,讦以为直,虽曰操贼,其实父子也。”

⑤五色丽且鲜:形容珍珠光彩夺目。

⑥西园倡华藻:指晋朝诗人左思、郭璞等人,他们擅长辞赋和骈文。

⑦东洛赋婵娟:指东汉末年的班固。

⑧游鸾翔朝旭:指晋武帝司马炎。

⑨芳蕖映碧涟:指晋惠帝皇后贾南风,她善于写文章。

⑩始协棣华美:指晋惠帝的妃子谢玖。

⑾宁虞萁豆煎:指晋惠帝的太子司马衷。

⑿桐圭空锡社:指晋惠帝时封禅泰山的事。

⒀银海闭阴泉:指隋炀帝杨广开凿运河之事。

⒁白杨翳荆榛:指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后,荒废了辽东的农田。

⒂狐兔穴其阡:指隋炀帝三次出征高句丽后,荒废了辽西地区的农田。

⒃喟然兼山叹:指晋惠帝时,天下大乱,百姓哀叹。

⒄肯企淮南仙:意谓连晋惠帝自己都不如。

【赏析】

此诗系作者吊念陈思王曹植而作。曹植是曹操之子,建安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使用“兮”字行文的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全诗共八句,每句四言或六言。内容主要是吊念曹植,同时借以抒写自己的感慨。前四句追忆曹植少年时代才华出众,与“七贤”齐名;接着描写曹植少年时代所受的恩宠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才能;最后两句,则抒发自己对世事变幻的感叹及对人生无常的认识。全诗风格悲凉沉郁,感情真挚感人。

第一联,“邺都雄盛日”,追忆曹植年少之时的辉煌。邺都,指邺城,当时的政治中心,文化繁荣,人才辈出。“英才妙七贤”,描绘了邺都时期文人荟萃的局面,其中“七贤”指嵇康、阮籍等七位才士。这一句既写出了邺都文化的繁荣,又暗含了作者对于才华横溢之人的仰慕之情。

第二联,“夫君照乘珠”,赞美曹植如明珠般耀眼的光芒。“五色丽且鲜”,进一步描绘了曹植风采卓越、才华横溢的形象。这一句既展现了曹植的才华,也表达了作者对曹植的敬仰之情。

第三联,“西园倡华藻”,描绘了曹植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东洛赋婵娟”,则进一步表现了他出色的文学才华。这两联既展示了曹植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也表达了作者对曹植的赞赏之情。

第四联,“游鸾翔朝旭”,描绘了曹植在朝政中受到皇帝宠爱的情景。“芳蕖映碧涟”,则进一步描绘了他在政治上的影响力。这一联既展示了曹植的政治才能,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羡慕之情。

第五至八联,分别描写了曹植被迫害、被放逐以及去世后的悲惨结局。“始协棣华美”,描述了曹植被迫害时的痛苦遭遇。“宁虞萁豆煎”,则进一步描绘了他被害时的惨烈场景。这一句既展示了曹植的不幸遭遇,也表达了作者对他命运的同情。“桐圭空锡社,银海闭阴泉”,描述了曹植被害后朝廷的动荡不安以及民间百姓的苦难。这一句既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状,也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担忧。

“白杨翳荆榛”,“狐兔穴其阡”,则是对整个历史的总结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这两句既回顾了历史,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悼念之诗,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史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