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去乡园二十秋,喜承优诏赋归休。
衡门松菊劳归梦,朔雪关河忆旧游。
诗卷已知裁蜀锦,客装宁惜敝貂裘。
遥知红树溪边路,应有诸孙待舣舟。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别去乡园二十秋
  • 释义:告别故乡已经二十年了,时间已过二十个秋天。
  • 注释:这里的“别”指的是作者与家乡的分离,而“乡园”则是指他的故乡。“二十秋”则暗示了从离别到现在已有二十年之久。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使用“二十秋”,诗人突出了时间的漫长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1. 喜承优诏赋归休
  • 释义:很高兴地接受了朝廷的诏令,决定退休。
  • 注释:这里的“优诏”指的是皇帝的诏书,是给予官员退休的正式文书。“赋归休”则是指接受诏书后决定回家休息。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己能够享受到平静生活的喜悦。它展示了诗人从政生涯的一个转变,即从公务繁忙到享受退休生活。
  1. 衡门松菊劳归梦
  • 释义:在简陋的门庭里,菊花和松树让人想起家乡的美好。因此,每当夜深人静时,就会梦见家乡的景象。
  • 注释:这里的“衡门”指简陋的门,而“松菊”则是常见的代表家乡景象的元素。“劳归梦”意味着这些景象常常出现在他的梦中,使他感到思念。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简朴的环境中,依然无法忘怀家乡的美好。通过使用“衡门松菊”,诗人不仅美化了他的家,也传达了一种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1. 朔雪关河忆旧游
  • 释义:冬天的雪覆盖着关隘河流,让人回想起过去的旅行。
  • 注释:这里的“朔雪”指的是寒冷的冬季,而“关河”则是描述地理特征的词汇,特指边境地区。“忆旧游”则是指回忆起过去旅行的情景。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旅行的回忆和情感。通过描绘冬季的景色和回忆旅行经历,诗人展现了他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1. 诗卷已知裁蜀锦,客装宁惜敝貂裘
  • 释义:诗作已经被裁剪成蜀地的锦绣,但客人的衣物却宁愿破旧也不愿丢弃。
  • 注释:这里提到的“蜀锦”是一种著名的丝织品,常用来比喻精美的诗作。“敝貂裘”则是指破旧的皮衣,用来比喻衣服虽然破旧但仍然珍视。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文化成就的自豪感和他愿意牺牲物质利益来保存文化财产的态度。通过将诗比作蜀锦,诗人强调了其文学上的重要性及其价值。
  1. 遥知红树溪边路,应有诸孙待舣舟
  • 释义:远远地望着红色树木旁的小溪,想象着子孙们在岸边等候船的到来。
  • 注释:“红树”通常用来形容春天时树叶呈现红色的树木,而“诸孙”则泛指子孙辈。“舣舟”意味着等待船只的到来。
  • 赏析:这句诗以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关心和期望。通过设想家人可能在溪边等候,诗人传达了对家庭团聚和温馨时刻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