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室沈沦事已终,英雄阳九叵成功。
擎天力屈三仁仆,率土兵颓一旅空。
乌鸟有情哺寄子,黔黎无计泣遗弓。
华夷仰止层厓石,屹立洪涛逆浪中。
【注释】
厓山:山名,位于今广东新会县南。宋亡后,宋帝赵昺被俘至此,后自刎死。
阳九:指末世。
擎天:撑天的。比喻支撑、支持。
黔黎:黔,指贵州;黎,百姓。
层厓:即厓山,山名。
华夷仰止:华夷,华夏与蛮夷,指南北各族。层厓石,即厓山,在广东新会县南。传说中,这块石头是古代禹治水的功臣大禹所立。
洪涛:大浪。
【赏析】
此诗作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五月,作者为元朝的翰林学士承旨。当年四月,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诗人随元主逃到厓山(今广东新会县南海门之崖山)。诗人在此写下这首诗。
开头四句写元兵攻占南宋都城的经过。首句“宋室沈沦事已终”,指出宋朝灭亡已成事实。次句“英雄阳九叵成功”,意谓英雄人物也难以挽回颓势。三、四两句写元朝大将张弘范率兵攻打崖山,结果被宋将张世杰、陆秀夫等英勇抵抗,最后失败。
下面八句写崖山战败后的悲壮情景。五、六句“擎天力屈三仁仆”意思是说,支撑危局的大权落入奸臣手中,忠良贤士相继败亡。七、八句“率土兵颓一旅空”意思是说,全军溃散,只有少数人突围而走。九、十句“乌鸟有情哺寄子”,写乌鸦对死去的国君和儿子的哀伤之情。十二、十三句“黔黎无计泣遗弓”,写百姓没有办法哭泣,只能把弓挂在树上作为纪念。这几句诗写出了当时国破家亡的惨景。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华夷仰止层厓石”意思是说,这块石头就像古代圣贤一样受人尊敬。“屹立洪涛逆浪中”,意思是说,即使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也能屹立不倒。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元军侵略者暴行的愤慨,对南宋军民英勇抗战的赞扬以及对元军入侵的谴责。全诗气势豪迈雄壮,风格刚健有力,语言质朴洗练,富有音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