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春水疾,举棹即辰溪。
岸转山疑动,江分路欲迷。
乾坤千里客,风雨五更鸡。
自愧如萍迹,飘飘未定栖。
【注释】
归舟春水疾,举棹即辰溪:春天的江水急流,举起船桨就要到辰溪。
岸转山疑动,江分路欲迷:江边的山仿佛在运动,江水分开了,路似乎迷失了方向。
乾坤千里客,风雨五更鸡:天地之间万里之遥的我,风雨中五更时分的鸡啼声。
自愧如萍迹,飘飘未定栖:自己惭愧如同飘浮不定的浮萍,漂泊不定,无处停歇。
【赏析】
“归舟春水疾,举棹即辰溪。”首句写舟行途中的景色。诗人乘坐着归家的舟船,在春天的水面上疾驰,一上船便要驶向辰溪。
“岸转山疑动,江分路欲迷。”次句写舟行途中的所见。诗人放眼远望,只见两岸青山连绵起伏,仿佛在移动;江上的小舟行驶在江面上,与道路分界线相接的地方,也似乎变得模糊不清,令人难以分辨。这是一幅动态的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乾坤千里客,风雨五更鸡。”三、四两句写旅途中的遭遇。诗人感叹自己身处茫茫天地之间,身历风雨,犹如一位千里之外来的客人,孤独地行走在这遥远的旅途之中。
“自愧如萍迹,飘飘未定栖。”最后两句抒发诗人的感慨与无奈之情。诗人感到自愧不如浮萍那样自由自在,漂泊不定,无处安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前途的迷茫和无助。
这首诗是诗人离开古州蛮返回家乡时所写,记录了他旅途中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绘春日江水的奔腾、岸边山峦的变幻、风雨中的鸡鸣等景象,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难险阻以及内心的孤寂与迷茫。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心灵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