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何年驿,过逢欲雨天。
居人张夜火,使客唤春船。
云起崇山外,江通溆浦前。
鸬鹚滩已过,今夕解衣眠。
【注释】
江水口:指靖州。古州,今湖南靖县。驿:驿站,古代传递公文的处所。二十三发:二十三日出发。靖州:在今湖南省靖县。
从征古州蛮回途纪驿二十三首发靖州
从征:随军出征。古州:即古州峒,在今湖南靖县境。蛮: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回:返回。
江口何年驿:指靖州江口。驿:驿站。
过逢欲雨天:遇到要下雨的天气。逢:遇到。欲:将要。雨天:下雨的日子。
居人张夜火:当地居民点燃灯火以驱寒。居人:当地人。张:放、燃。夜火:点灯。居人:当地居民。张:放、燃。
使客唤春船:使者召唤船只让客人乘船。使客:使者。唤:叫,让。春:春季。
云起崇山外:云气从远方的高山中升起。崇山:高峻的山。
江通溆浦前:江水通向前面的溆浦(在今湖南境内)。溆浦:溆水入湘之浦。
鸬鹚滩已过:鸬鹚滩已经过去。鸬鹚:水鸟名,俗称“鱼鹰”。
今夕解衣眠:今晚可以脱衣而眠了。今夕:今夜。解衣眠:脱衣睡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纪行诗,诗人随军出征到古州,途经靖江口时作此诗。全诗描写旅途所见所闻以及心情变化,抒发了诗人对征战生活的厌倦和渴望平安归家的强烈愿望。
开头两句“江口何年驿,过逢欲雨天。”写诗人到达靖江口,正好遇上了要下大雨的日子。这是旅途上偶然遇到的一件小事,但却给诗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成为他这次行军途中的一段插曲,也是他在军中生活的一个缩影。
第三句“居人张夜火,使客唤春船。”描绘出当时当地人们的情景:居人点燃灯火以驱寒;使者召唤着春船。这两句诗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也写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四句“云起崇山外,江通溆浦前。”写云起于远方的崇山之外,江流经过前方的溆浦。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眼前所见景色,又表现了他的心情。云起崇山之外,表明诗人正在由近及远地观赏着大自然的美景,而江通溆浦之前,则说明诗人即将离开这个美丽的地区。这两句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而且表现出诗人对这一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
第五至七句“鸬鹚滩已过,今夕解衣眠。”写诗人经过一个名叫鸬鹚滩的地方后,终于渡过江水,今晚可以脱衣而睡了。鸬鹚滩是一处渡口,位于今湖南靖县一带的大江之上。这四句诗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轻松愉快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在靖江口遇雨、渡河等具体事件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争生活的厌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