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险过高都,都前景色殊。
江回千石尽,岸断一山孤。
自昔无危道,于今即坦途。
宵征从此去,舟子亦欢呼。
从征古州蛮回途纪驿二十三首发靖州
历险过高都,都前景色殊。
江回千石尽,岸断一山孤。
自昔无危道,于今即坦途。
宵征从此去,舟子亦欢呼。
注释:
- 历险过高都:经过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 都前景色殊:都城的景象与众不同,有特别之处。
- 江回千石尽,岸断一山孤:江水回流,石头被冲走了;岸边的山断了一条。
- 自昔无危道:自古以来都没有危险的道路。
- 于今即坦途:如今已经变得平坦了。
- 宵征从此去,舟子亦欢呼:晚上出发从这里去,船夫们也欢呼雀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纪行诗,记录了作者随军征讨古州蛮归来时途经靖州的经历。诗人通过描述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对这次征战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和平生活的期望。
首句“历险过高都”,直接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和环境。高都,可能指的是某个重要的城市或地区,也可能是指某种艰难的挑战或困境。这里暗示了此次征战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决心和勇气。
第二句“都前景色殊”,进一步描绘了都城的风貌与氛围。殊,意味着不同寻常、特殊。这句诗可能描绘了都城的景色与往日大相径庭,或许是战争带来的破坏与变化。这样的描写增加了诗句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第三句“江回千石尽,岸断一山孤”具体描述了行军途中的自然景观。江水回涌,将大量的石头冲刷走,岸边的山峰只剩下一个孤独的身影。这种描绘生动展现了行军过程中的自然力量,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最后两句“自昔无危道,于今即坦途”则转向反思历史与现实。自昔,通常用来表示过去,而危道,则是指危险的路线或状态。这句话表明,历史上曾经有过危险的征途,但现在却变得平坦和安全。这种对比强调了时间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尾句“宵征从此去,舟子亦欢呼”则描绘了出征后的情景。夜晚出发,意味着结束了一天的劳累和战斗,船夫们欢呼雀跃,表现出他们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这一句既表现了战争结束后的宁静与和谐,也传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记录了一次重要的出征经历及其背后的情感和思考。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