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驿行初尽,今晨到武昌。
宦情如昨日,春色是他乡。
乌鹊知人喜,驽骀怯路长。
家童应念我,戴月候舟傍。
【注释】:
江驿行初尽,今晨到武昌:《荆州记》载:古州在今湖北鄂州,其地有古驿道。从古州回京,途经此地,故称“江驿”。行初尽:驿道的尽头是武昌。今晨到:清晨来到。
宦情如昨日,春色是他乡:《旧唐书·李邕传》载:唐代文学家李邕,官至中书舍人等职,后被贬谪,心情抑郁。春色是他乡:春天的景色却在他的异地他乡。乌鹊知人喜,驽骀怯路长:《庄子·秋水》载:南方有一种鸟名叫鸩鶄,它喜欢停在船头或船上,当有人乘船时,它就飞下来落在那人的肩背上;人如果高兴,它就飞到头上。这种鸟叫鸠,性情凶猛。驽骀怯路长,驽骀,指马和驴,驽骀怯路长,比喻马和驴怕走长路。
家童应念我,戴月候舟傍:家中仆人应当想念着我,在明月下等候着船靠岸。
【赏析】:
此诗为诗人从征古州蛮回途纪驿二十三首之一,作于元和三年(808)春。
首联写诗人自江驿出发,抵达武昌,这是旅途中的第一次停歇。“江驿行初尽”说明诗人已走了很长一段路。“今晨到武昌”,则表明诗人到达了目的地。
颔联“宦情如昨日,春色是他乡”,表达了诗人在异地的孤独、寂寞和思乡之情。宦情如昨日,说明诗人的心情并没有因为身处异地而改变;春色是他乡,则更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颈联“乌鹊知人喜,驽骀怯路长”,“乌鹊”与“驽骀”,都是用来比喻人的。《庄子·秋水》载:南方有一种鸟名叫鸩鶄,它喜欢停在船头或船上,当有人乘船时,它就飞下来落在那人的肩背上;人如果高兴,它就飞到头上。这种鸟叫鸠,性情凶猛。驽骀,指马和驴,驽骀怯路长,比喻马和驴怕走长路。这里以鸟和马来比喻自己的心情和处境,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
尾联“家童应念我,戴月候舟傍”,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家童应念我,说明诗人的家人已经知道了他的行程,并开始担心他的安全;戴月候舟傍,则描绘了家人在明月下等候着他归来的画面。
全诗通过诗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他在异地的孤独、寂寞和思乡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