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治开文运,宾兴属俊才。
考官千里至,多士四方来。
鹗荐逢三载,麟经占一魁。
荆人无抱璞,郢匠足抡材。
喜及簪花宴,荣从擢桂回。
拟登龙虎榜,又上凤凰台。
志气凌层汉,文光近上台。
青山迎去旆,绿水涤行杯。
良骥终腾足,神鱼岂暴腮。
好风当侧耳,伫听禹门雷。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圣治开文运,宾兴属俊才。——国家政治清明,开启文化繁荣的时期,选拔出众多杰出的人才。

  • 圣治: 指的是国家的政治治理良好。
  • 开文运: 指开启了文学艺术发展的新气象。
  • 宾兴: 古代一种通过乡试或会试后,由官府出资资助赴京参加礼部考试的行为,是选拔士人的途径。
  • : 意为聚集、挑选。
  • 俊才: 指有才能的人。

2. 考官千里至,多士四方来。——考官长途跋涉来到此地,许多来自各地的士子前来参加考试。

  • 考官: 负责监督科举考试的官员。
  • 千里至: 形容考官不远万里而来。
  • 多士: 众多的读书人。
  • 四方来: 来自全国各地。

3. 鹗荐逢三载,麟经占一魁。——比喻考试如鹰击长空、鹗(大雕)飞临高远,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中了状元。

  • 鹗荐: 传说中的一种大鸟,这里比喻才华出众的考生。
  • 三载: 三年。
  • 麟经: 指《麟经》,传说为孔子所著,用以教育学生。《麟经》中的内容被用来占卜考试结果,如果考中则预示吉祥。
  • 占一魁: 指在科举考试中独占鳌头,高中榜首。

4. 荆人无抱璞,郢匠足抡材。——比喻虽然荆地没有真正的玉璞,但有技艺的匠人能发掘其价值。

  • 荆人: 荆山的居民。这里的“荆”是地名,不是姓。
  • 抱璞: 抱着未被开采的玉石。
  • 郢匠: 郢都的工匠,此处泛指有手艺的人。
  • 抡材: 挑选合适的材料。
  • : 足够的意思。

5. 喜及簪花宴,荣从擢桂回。——参加簪花宴庆祝得志,如同科举成功后返回家乡一样光荣。

  • 簪花宴: 古代一种宴会形式,用簪花作为装饰,表示喜庆。
  • 擢桂: 指科举及第,即高中榜眼。
  • 荣从: 意为荣幸地跟随,表示荣耀归来。

6. 拟登龙虎榜,又上凤凰台。——意指想要像登上龙虎榜那样成功,也希望能像凤凰台一样受到赞誉。

  • 龙虎榜: 科举考试中的前三名榜单,喻示功名显赫。
  • 凤凰台: 传说中凤凰栖息之处,象征着高贵和荣耀。

7. 志气凌层汉,文光近上台。——比喻志向远大,文采闪耀,接近于古代圣贤的水平。

  • : 超越。
  • 层汉: 形容志向很高远,仿佛跨越了层层银河。
  • 文光: 指才华与学问的光芒。
  • 近上台: 接近于古代帝王所居的宫殿。

8. 青山迎去旆,绿水涤行杯。——比喻离开时,青山作背景迎接车队,绿水洗涤着酒杯。

  • 青山: 绿色的山峦。
  • 迎去旆: 迎接离去的车旗。
  • 绿水: 清澈的河流。
  • 涤行杯: 用水清洗酒杯,比喻洗去世俗尘埃。

9. 良骥终腾足,神鱼岂暴腮。——意指即使是良马也要奋力奔跑,而神灵的鱼儿也不会无缘无故张开口。

  • 良骥: 指好马,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
  • 终腾足: 始终奋力奔跑。
  • 神鱼: 神话中的龙,这里指代有非凡才能的人。
  • 岂暴腮: 意为不会无缘无故张开嘴巴,比喻不会无故发怒或炫耀。

10. 好风当侧耳,伫听禹门雷。——比喻要有好的机遇时刻准备着,静待时机到来。

  • 禹门: 传说中的龙门,相传鲤鱼跳过此龙门可化成龙。
  • 好风: 比喻良好的机会或条件。
  • 侧耳: 仔细倾听,形容全神贯注。
  • 伫听: 长时间聆听。
  • 禹门雷: 比喻重大的机遇或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