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登科第,三年读礼书。
治装辞邑里,抱艺谒宸居。
慈母偏怜若,难兄更恋渠。
花香留别席,草色映行裾。
帆挂春波外,楼凭夕照馀。
老怀虽怅望,有喜听嘉除。
诗句解读及译文
1. “一日登科第,三年读礼书。”
- 释义:一天之内就考中了进士,三年内读了礼仪书籍。
- 译文:在短短的一天之内便高中状元,而之后整整三年的时间都在研读有关礼仪的书籍。
2. “治装辞邑里,抱艺谒宸居。”
- 释义:为赴京做准备,辞去了家乡的职务;抱着才艺去拜见皇宫。
- 译文:为了进京做官开始整理行装,并辞去了家乡的官职,带着自己的才能去见皇上。
3. “慈母偏怜若,难兄更恋渠。”
- 释义:母亲特别宠爱我(可能指有特殊背景或才华),兄长更加依恋他。
- 译文:我的祖母特别疼爱我,我的兄长也更依恋我。
4. “花香留别席,草色映行裾。”
- 释义:离别时花香留在宴席上,草色映照在行走的衣襟上。
- 译文:分别时,花香还留在宴会的席位上,而草色映照在我的衣襟上。
5. “帆挂春波外,楼凭夕照馀。”
- 释义:船帆悬挂在春天的水波之外,楼阁倚靠在落日的余晖之下。
- 译文:船帆高挂在春天的水波之外,楼阁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更加美丽。
6. “老怀虽怅望,有喜听嘉除。”
- 释义:虽然心怀惆怅,但听到好消息时心情会好转。
- 译文:尽管心中有些惆怅和不舍,但听到朝廷为我安排了新的职位,心中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情景,展现了作者从初试啼声、科举成功到最后赴任的整个过程。诗中的“一日登科第,三年读礼书”表达了作者短时间内的成功与对知识的渴望;“慈母偏怜若,难兄更恋渠”则反映了家人对作者的深情厚意;“帆挂春波外,楼凭夕照馀”则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整体而言,此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展示了作者从个人到国家的转变,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和亲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