偪侧轩中饮,彬彬列俊髦。
上庖行盛馔,大瓮出新醪。
香霭雕盘雾,茶鸣石鼎涛。
主人能倒屣,我辈复同袍。
诗险才应捷,杯长兴愈豪。
良时偏易迈,嘉会岂频遭。
有幸陪清赏,无惭赋老饕。
厌厌归已夜,河鼓在林皋。
【译文】
在谢氏逼仄的轩中饮酒,文雅儒雅的俊俏才子们。
上庖行盛馔,大瓮出新醪。
香霭雕盘雾,茶鸣石鼎涛。
主人能倒屣,我辈复同袍。
诗险才应捷,杯长兴愈豪。
良时偏易迈,嘉会岂频遭。
有幸陪清赏,无惭赋老饕。
厌厌归已夜,河鼓在林皋。
【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夜为“七夕”。传说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也是妇女乞巧的日子。
偪侧轩:狭促的房屋。
彬彬列俊髦:形容文雅英俊的人。
庖:指厨房。
大瓮:陶制的酒坛。
香霭雕盘雾:香雾弥漫,如同香气蒸腾的雕花盘子上的云气。
茶鸣石鼎涛:茶叶在石鼎里发出的声音犹如波涛汹涌。
主人能倒屣:主人倒穿鞋迎接客人。
我辈:我们这些文人墨客。
诗险才应捷:写诗才能敏捷。
杯长兴愈豪:喝酒兴致越喝越浓烈。
易迈:容易迈步。
嘉会:美好的聚会。
幸:幸运,得到机会。
厌厌:疲倦的样子。
河鼓:星名,即河鼓星,二十八宿之一。古代以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位定二十四节气中的二至(夏至、冬至)及二分(春分、秋分),河鼓即指南方,所以又称为南箕、天极星。
【赏析】
《七夕饮谢氏偪侧轩》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全诗描写了七夕之夜,与友人相聚饮酒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一、起二句,点明时间地点。七夕之夜,作者与友人聚集在谢氏逼仄的轩中,饮酒作乐。“逼侧轩”三字,既写出了轩子的狭小空间,也暗示了主人的热情招待;“彬彬列俊髦”五字,则形象地描绘了宴会上文雅儒雅的俊俏才子们。
二、中间四句,详细描绘了宴会的盛况。“上庖行盛馔,大瓮出新醪”两句,通过写厨师忙碌地准备丰盛的菜肴,以及用大瓮取出新酿的美酒来渲染氛围;而“香霭雕盘雾,茶鸣石鼎涛”两句,则通过对香气弥漫的雕花盘子上的云气和茶叶在石鼎里的阵阵响声来烘托气氛。
三、下四句,进一步刻画了宴会的气氛。“主人能倒屣”,不仅写出了主人热情好客,还体现了宾主之间的亲密关系;“我辈复同袍”,则表现了作者与朋友间的友谊深厚。
四、后四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诗险才应捷,杯长兴愈豪”两句,既是对诗人才华的赞美,也是对友情的珍视;“良时偏易迈,嘉会岂频遭”两句,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有幸陪清赏,无惭赋老饕”两句,既表明了自己能够欣赏到这样的清雅宴席,又体现了自己不因年老而自惭形秽的心情。
五、结尾两句,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感慨之情。“厌厌归已夜,河鼓在林皋”,既写出了宴会结束的时间,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