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忽离毕,今晨雨滂沱。
秋声落庭树,水气没池荷。
岂云三伏中,感此凉意多。
神清体自适,顿然释烦疴。
明当谒公馆,仰谢数经过。

【注释】

夜月:夜晚的月亮。离毕: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属东方苍龙七宿。今晨雨滂沱:今晨的雨水下得很大。

秋声:秋天的声响。庭树:院子里的树木。水气:指池塘中水汽弥漫的景象。没池荷,荷花在水面上漂浮的样子。三伏中:夏季最热的时期。感此凉意多:因为感受到凉意而心情舒畅。神清体自适:形容精神清爽身体舒适。顿然:一下子,很快。释烦疴:除去烦恼的疾病。谒公馆:拜见公馆。谢数经过:感谢多次路过此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病愈后对同僚表达感激之情的诗作。诗的前四句写雨景,后四句抒怀情意。

首联:“夜月忽离毕,今晨雨滂沱。” 诗人夜观天象,见到明月从星宿毕宿(二十八宿之一)中隐去,便知黎明将至;又闻昨夜雨声,今晨又听到雨点敲打窗棂的声音,于是知道大雨滂沱。“忽”、“离”、“滂沱”等词,都写出了诗人因看到、听到而引起的惊喜之情。

颔联:“秋声落庭树,水气没池荷。” 秋声,指秋天的虫鸣。秋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庭院中的树影摇曳生姿。池中的荷叶也随着水波荡漾起来。“落”和“没”,两个动词连用,写出了雨势之大,仿佛秋声和池荷都被雨打得无影无踪。

颈联:“岂云三伏中,感此凉意多。” 这两句是说,难道是在盛夏三伏天吗?但因这场雨,反而使我感到凉爽多了。“岂”、“云”这两个词都是疑问语气词,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清凉感受的惊奇之情。

尾联:“神清体自适,顿然释烦疴。” 诗人说现在感到精神爽快,身体也舒服起来,这是因为这场雨使我消除了内心的烦恼。“神清”、“体自适”两个短语,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雨中的精神愉悦和身心轻松。“顿然释烦疴”中的“顿然”,表示突然之间的意思。

整首诗通过对一场雨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在雨中感到清爽愉快的心情,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生活的热情与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