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萝高卷石桥濆,紫塔幢幢拂五云。
雁影昔年还北渚,龙吟此日动南薰。
歌钟清彻流风转,舞扇瞻回落日曛。
衣锦题名思往事,杏花亭上正氤氲。
雁塔薰风
山萝高卷石桥濆,紫塔幢幢拂五云。
雁影昔年还北渚,龙吟此日动南薰。
歌钟清彻流风转,舞扇瞻回落日曛。
衣锦题名思往事,杏花亭上正氤氲。
注释:
雁塔薰风:指代长安的春天,春风拂过雁塔,带来花香。
山萝高卷石桥濆:形容春天的山峦被云雾缭绕,如同被山萝(一种植物)高高地卷起的样子。
紫塔幢幢拂五云:紫色的佛塔耸入云间,与飘动的白云相互映衬。
雁影昔年还北渚:大雁在春天迁徙时,常常回到北方的湖泊或河流中。
龙吟此日动南薰:龙在南方发出声音,仿佛是在呼唤人们迎接春天的到来。
歌钟清彻流风转:歌声清脆响亮,随风流转,如同流水般悠扬。
舞扇瞻回落日曛:舞者手持扇子,望着夕阳西下,感受着晚霞的余晖。
衣锦题名思往事:诗人回忆起自己过去的荣耀和成就,感慨时光荏苒。
杏花亭上正氤氲:杏花盛开的亭子里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让人陶醉其中。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景象为背景,描绘了长安的美景和人们的生活。首句“山萝高卷石桥濆”,形象地勾勒出春日里山峦被云雾缭绕的景象,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接着,“紫塔幢幢拂五云”,将紫塔比作紫色的花朵,在云层中摇曳生姿,展现出一种壮丽而神圣的美。这两句诗通过色彩对比和动态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第二联“雁影昔年还北渚,龙吟此日动南薰”则是对春天的象征性描述。大雁在春天迁徙时返回北方的湖泊或河流,而龙则在南方发出声音,仿佛在呼唤人们迎接春天的到来。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规律。
第三联“歌钟清彻流风转,舞扇瞻回落日曛”则转向了音乐和舞蹈的场景。歌声清脆响亮,随风流转,如同流水般悠扬;舞者手持扇子,望着夕阳西下,感受着晚霞的余晖。这两句诗通过对声、光、色的描绘,展现了春天里人们的愉悦心情和美好时光。
最后一联“衣锦题名思往事,杏花亭上正氤氲”则回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世界。诗人回忆过去的成就和荣耀,感慨时光荏苒;同时,他也欣赏眼前的美景,陶醉于杏花亭中的香气之中。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怀旧之情,又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色和人们的情感生活,展现了唐代长安的繁荣和文化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传达出对自然美、生命循环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