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遥望九江城,零落人家烟火生。
此日不知云鸟阵,昔时曾动鼓鼙声。
三军已拔洪州帜,万里空劳镇国兵。
西土莺花今寂寞,北陵回首泪纵横。

【注释】

①望九江城:望,远眺;九江,指长江中下游的九江一带。江城,即江边之城,指九江城或其附近地区。

②零落:凋敝,衰败。烟火:炊烟,指人家。

③云鸟阵:云气如鸟飞翔。鼓鼙声:战鼓、战锣的声音。

④三军:这里泛指南北各地的军队。拔:夺取、夺得。

⑤镇国兵:镇守国家的兵力。

⑥西土:指西北地区。莺花:春景,春天的景色,这里指繁盛的春天。寂寞:冷落,冷清。

⑦北陵:北郊的陵墓。回首:回顾。泪纵横:眼泪流成河。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春天,被贬到湖南衡州(今衡阳市)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当时的心情十分沉重,因为自己无辜受难,而想到国家也正遭受苦难。

首联“隔江遥望九江城,零落人家烟火生。”写诗人站在江岸上,隔着长江远远地观望江西的一座城(可能是九江),只见城中的房屋残破不堪,炊烟袅袅升起,一片萧条荒凉的景象。这两句以景托情,写出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愤慨。颈联“此日不知云鸟阵,昔时曾动鼓鼙声。”诗人此时不知道战争已经结束了,还是像过去那样经常听到战鼓的隆隆声。这两句既表明了时局的变化,又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尾联“三军已拔洪州帜,万里空劳镇国兵。西土莺花今寂寞,北陵回首泪纵横。”这两句进一步说明诗人的心境和感受。诗人看到曾经被叛军占领的地方如今已是红旗飘飘,而自己却要远离家乡,去守卫这些地方,心中感到十分悲凉,泪水禁不住流淌下来。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又反映了他对战争所带来的破坏的痛惜之情。整首诗以景托情,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