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可以为尧舜,作圣由来在养蒙。
山下泉流知出意,麻中蓬直籍扶功。
师儒名分清高地,桃李门墙淡荡风。
我有一编童子习,几时谈论与君同。
养蒙斋为叔良先生赋
人皆可以为尧舜,作圣由来在养蒙。
山下泉流知出意,麻中蓬直籍扶功。
师儒名分清高地,桃李门墙淡荡风。
我有一编童子习,几时谈论与君同。
注释:
- 人皆可以为尧舜:意思是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
- 作圣由来在养蒙:培养品德和智慧是成为圣人的根本。
- 山下泉流知出意:就像山下的泉水从地下流出一样,你的思想和行动都是出于自己的意愿。
- 麻中蓬直籍扶功:就像麻中的草杆笔直一样,你的才能和成就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 师儒名分清高地:作为学者和教师,你的地位是高尚而清高的。
- 桃李门墙淡荡风:你的学问和品德像桃花和李花一样,散发出淡雅而深远的气息。
- 我有一编童子习:我有一套适合初学者的教材。
- 几时谈论与君同: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一起探讨这些问题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个名叫叔良先生的人的一种赞美和期望。诗中提到“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即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圣人。而“作圣由来在养蒙”则强调了培养品德和智慧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成为圣人的关键。
诗人以山泉、麻秆、桃李等自然景象为喻,来形容叔良先生的品行和才华。如“山下泉流知出意”,意味着他的思想和行动都是出于自己的意愿;“麻中蓬直籍扶功”,则形容了他的才能和成就都是通过努力得来的。
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够与叔良先生一起探讨这些问题,共同进步。整首诗充满了对朋友的尊重和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