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花戏水两幽禽,雌和雄鸣自好音。
若作人言虽可爱,樊笼何乐似山林。

【注释】

鸲鹆:一种鸟类。

幽禽:指鸟在树林中鸣叫,声音幽深。

雌和雄:这里泛指鸟的雌鸟和雄鸟。

自好音:各自发出悦耳的音乐。

樊笼:用竹篾等编成的笼子。比喻束缚人的环境或处境。

何乐:为什么快乐。

【赏析】

此诗以鸟喻人,借鸟之自由来讽喻人的束缚。诗中说:鸟儿在花间戏水双双鸣叫着,雌鸟雄鸟各自发出悦耳的音乐,这真令人喜爱。但是,如果把它们关在笼子里,又何必让它们享受山林的乐趣呢?

首句“穿花戏水两幽禽”,描绘出一对鸟儿在花丛中嬉戏的美妙情景。它们在花丛中穿梭,相互追逐、嬉闹,仿佛在跳着欢快的舞蹈。鸟儿的叫声清脆悦耳,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自然世界之中。

第二句“雌和雄鸣自好音”,进一步描绘了鸟儿们彼此间的和谐生活。鸟儿们互相呼唤、互诉衷肠,它们的鸣叫声宛如一支优美的乐曲,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无尽的欢乐。鸟儿们生活在大自然中,没有受到任何束缚和限制,它们可以自由自在地歌唱、飞翔、嬉戏。

第三句“若作人言虽可爱”,诗人巧妙地将鸟儿与人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之情。鸟儿们虽然不会像人类一样说话,但它们发出的叫声却能够触动人心,让人感到无比的愉悦。这种自由表达情感的方式,与人类社会中的交流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引发了人们对自由的深刻思考。

尾句“樊笼何乐似山林”,诗人发出了深沉的感慨。鸟儿被关在笼子里,失去了自由的生活,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相比之下,鸟儿在山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这才是它们真正的快乐所在。因此,与其被束缚在樊笼之中,不如享受山林的自由生活。

整首诗以鸟儿为载体,通过对鸟儿自由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鸟儿与人相提并论,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