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斋悄无人,绛烛夜吐芒。
羽虫忽飞来,投火欲自戕。
知为明所误,曷不务韬光?
子封愿封留,淮阴喻弓藏。
法戒既昭然,昧者何茫茫?
高山有白石,行当煮为粮。
《拟古二首》逐句释义及译文
诗句
- 孤斋悄无人:在寂静的书房中,没有其他人。
- 绛烛夜吐芒:夜晚,绛色的蜡烛发出光芒。
- 羽虫忽飞来,投火欲自戕:忽然有虫子飞来,想跳入火中自尽。
- 知为明所误,曷不务韬光:明白自己被误解,为什么不保持谦逊?
- 子封愿封留,淮阴喻弓藏:像周武王被封留一样,淮阴侯韩信被收捕。
- 法戒既昭然,昧者何茫茫:法律的戒命已经明确,糊涂的人为什么还不明白?
- 高山有白石,行当煮为粮:高山上有白色的石头,应该用来煮饭。
译文
孤斋悄无人:在一个寂静的书房中,没有其他人。
绛烛夜吐芒:夜晚,绛色的蜡烛发出的光芒。
羽虫忽飞来,投火欲自戕:忽然有虫子飞来,想跳入火中自尽。
知为明所误,曷不务韬光:明白自己被误解,为什么不保持谦逊?
子封愿封留,淮阴喻弓藏:像周武王被封留一样,淮阴侯韩信被收捕。
法戒既昭然,昧者何茫茫:法律的戒命已经明确,糊涂的人为什么还不明白?
高山有白石,行当煮为粮:高山上有白色的石头,应该用来煮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和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绛烛夜吐芒”等意象,描绘了一个寂静、神秘的场景,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的一些批判。而“羽虫忽飞来,投火欲自戕”则用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选择,最终自食其果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