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波撼石响琳琅,细雨凄林色郁苍。
林密有溪穿水洞,石平随意作鱼梁。
桐江竟系炎光鼎,清渭全苏赪尾鲂。
心迹未须论出处,一蓑风月想馀芳。

【解析】

此为一首咏物七绝。首联“题茂林”三字点明题咏的景物是茂密的树林,并交待了题咏的地点是茂林之中;颔联则具体描绘了树木茂盛和细雨纷纷的景象;颈联进一步描写了树木、溪流以及石头等景物,同时运用想象,将桐江比作炎光鼎,清渭比喻赪尾鲂,生动地刻画出一幅清新秀丽的风景画;末联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本诗语言平实,却能绘形绘声,写景状物,形象鲜明,富有情趣。

【答案】

题茂林

洪波撼石响琳琅,细雨凄林色郁苍。

林密有溪穿水洞,石平随意作鱼梁。

桐江竟系炎光鼎,清渭全苏赪尾鲂。

心迹未须论出处,一蓑风月想馀芳。

译文

洪波撼击山石发出清脆的响声,细雨打在茂密的森林上显得颜色苍茫。

树林里有一条小溪穿过山涧,石头平整随意地建起一座鱼梁。

桐江如同盛着炎光之鼎,渭水完全像一条红色的鳊鱼。

心志不须管它从哪里出发,只愿披一蓑衣,任凭风吹着月色,想那余下的香气。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七绝。诗人在茂密的树林中漫步观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如玉似珠的瀑布飞泻而下的声音。接着又看到细雨霏霏,落在茂密的森林上显出一片苍茫的景色。于是又想到林中有一条小溪,溪水在石头缝里穿行,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令人留连忘返。然后诗人又将目光转向更远处,只见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水,宛若盛满阳光的宝鼎,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再往远处看,渭水也仿佛成了一条红鲤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诗人用丰富的联想把眼前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最后诗人又想到了自己的心迹,他并不去考虑自己从什么地方来的,也不去考虑将要到哪里去,只想披一蓑衣,任凭风吹着月色,想那余下的香气,这是何等惬意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