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一统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阅读,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本题要求学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楚天爽气满神州,今夕人间半度秋。”意思是:楚国天空清爽之气弥漫大地神州;今夜人间已是过了秋天的一半。这两句写中秋之夜清朗宜人、月明如洗的景况。“爽”字点出此时此地天气之佳,气氛之佳。“楚天”,指楚国天空,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天空。这一句的意思是说
【解析】 此为一首咏物七绝。首联“题茂林”三字点明题咏的景物是茂密的树林,并交待了题咏的地点是茂林之中;颔联则具体描绘了树木茂盛和细雨纷纷的景象;颈联进一步描写了树木、溪流以及石头等景物,同时运用想象,将桐江比作炎光鼎,清渭比喻赪尾鲂,生动地刻画出一幅清新秀丽的风景画;末联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本诗语言平实,却能绘形绘声,写景状物,形象鲜明,富有情趣。 【答案】 题茂林 洪波撼石响琳琅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平郊迤逦面水城,古树蓊郁罗园亭。 - 平缓的郊外延展至水边的城市,古老的树木茂盛地覆盖着园中亭子。 - “平缓”的“郊”,形容词,表示地方平坦、宽阔;“迤逦”的“路”,“延伸、延续”的意思,形容地势平缓、连绵不断;“面水”指的是面向水源,指靠水边的地形或景观;“古树”指的是年代久远的树木,强调其古老和沧桑
【注】陶令: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楚人:泛指南方少数民族,这里借指屈原。 玉堂对菊 簇簇金丛向彩栏,二林偏喜壮奇观。 新枝却带三秋露,晚节那惊九月寒。 盈把任从陶令醉,落英何但楚人餐。 托根还是清华地,毕竟芬芳到玉銮。 【注释】簇簇:密集的样子。金丛:金黄色的花丛。二林:即双桂、双楠之合称。偏喜:特别喜爱。壮奇观:壮观的景色。却:反而。那:同“哪”。盈把:满把。任:任凭。陶令:陶渊明。楚人
【注释】 仙桥:指仙境中的桥。道人:道士。紫霞:紫色的云气,这里指仙人。双眼玲珑弄秋月:形容眼睛明亮如珠,在月光下映出秋月的影子。弄,把玩。罛濊(hàihuì):捕鱼用的一种竹器。野渡:乡村渡口。机织:织女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以“仙桥渡”为题,描绘了一幅清幽、明丽、宁静的夜景图,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意味。 首句“金碧丛中芳未歇”
金碧丛中芳未歇,天风淅淅东井冽。道人一醉紫霞归,双眼玲珑弄秋月。 双眼玲珑弄秋月,渔声何处施罛濊。便将野渡作星槎,直泛银河访机织。 一水盈盈异悲悦,我欲万丈驾云梁,无劳太史虚饶舌
洪波撼石响琳琅,细雨凄林色郁苍。 林密有溪穿水洞,石平随意作鱼梁。 桐江竟系炎光鼎,清渭全苏赪尾鲂。 心迹未须论出处,一蓑风月想馀芳
楚天爽气满神州,今夕人间半度秋。 玉露几团初欲滴,冰轮一点向空流。 浮烟扫去星河静,素影飞来几榻幽。 共醉清华眠碧落,此身不觉在瀛洲
簇簇金丛向彩栏,二林偏喜壮奇观。 新枝却带三秋露,晚节那惊九月寒。 盈把任从陶令醉,落英何但楚人餐。 托根还是清华地,毕竟芬芳到玉銮
平郊迤逦面水城,古树蓊郁罗园亭。 夕烟朝霞递起灭,锦画石屏纷隐明。 玩芳凭栏眼自醉,挹秀扪苔他不营。 何须别向觅方外,这里却是真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