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床斜傍竹溪虚,千古风流梦寐俱。
汉祖每资萧相国,齐人多赖管夷吾。
林丛月落狐狸啸,水国天寒雁鹜呼。
岁暮故人寥落甚,抱琴只欲赋归欤。
【注释】
岁暮写怀二首:指《诗经》里《国风·卫风·氓》、《国风·王风·黍离》中两首诗。《氓》中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和《黍离》中有“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等句。
书床:书桌。
萧相国:汉初辅佐汉高祖的丞相萧何。
管夷吾:即管仲,春秋时齐国的著名政治家、经济学家。
狐啸:《诗经·小雅·伐木》:“狐狸所居,狐绥狐裘。”这里以狐鸣自比,暗喻自己的抱负。
雁鹜:水鸟名,这里指鸿雁。
归欤(wū):语出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不忍为此态也。……聊欲与二三子,登东皋以舒啸。…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不忍为此态也。…聊乘化而归尽兮,乐夫天命复奚疑!余不忍为此言也。”意为我不忍这样叹息啊。
【赏析】
这是一首感伤时局的咏叹诗。诗人借咏叹历史,抒发感慨,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开头四句是总起,点明题旨。“书床”一句,写诗人闲居无事,倚在书案前读书写字,心中不免生出许多感慨。“梦寐俱”,说明诗人日夜都在思索着国家的前途和个人的处境。这两句诗既概括了全诗的主题,又为后文作了一个铺垫。
下面八句是作者的感怀之作。“汉祖每资萧何国,齐人多赖管夷吾”,是说刘邦每遇到难处总是依靠萧何,齐桓公每次遇事都依赖管仲,而自己却无所作为。这两句诗既是对自己政治上不得重用的感叹,也是对历史上功业显赫者的评价。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接着八句写景抒情。“林丛月落狐啸,水国天寒雁鹜呼”,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山林中的图景。“狐啸”、“雁呼”两个动词,形象地刻画出了山间野狐的叫声和大雁的鸣叫,使读者仿佛听到了它们的声音。“林丛月落狐狸啸,水国天寒雁鹜呼”,两句诗连用两个动词,把诗人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岁暮故人寥落甚,抱琴只欲赋归欤”,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总结和感慨。“岁暮”二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故人寥落”,意味着诗人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朋友;“抱琴只欲归去”,意味着诗人已经厌倦了官场的生活,想要回归自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深刻感悟。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感慨,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痛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