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碎珊瑚五色枝,锦笺写就谪仙诗。
公庭早起人初集,正似陶公布屑时。

【注释】

  1. 同:一同。通判:宋代州郡长官的佐官,掌管一州的行政、财政、司法等事。李德高相公:指李德裕(公元787年—850年)。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进士,曾任宰相。因与牛僧孺政见不合,于大和九年(公元835年)被贬为崖州司马。后得赦还朝,历任荆南节度使、浙西观察使等职。公元842年(会昌二年),任岭南节度使。次年改任淮南节度使。五年十二月,调任剑南东川节度使。公元846年(会昌六年),在成都因病去世。著有《李卫公集》。
  2. 五色枝:五色的珊瑚树枝。珊瑚,一种珍贵的海产动物骨骼。古人以为珍贵之物,故称之。
  3. 锦笺:彩色织锦制成的信纸。
  4. 谪仙:传说中李白的号。
  5. 公庭:官府的庭院。公:公家。
  6. 正似:好像。
  7. 陶公:指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东晋诗人。曾作《归去来辞》以表达归隐田园的思想。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雪诗,诗人用比喻手法描绘了一幅清丽雅洁、意境优美的雪景画,表现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击碎珊瑚五色枝”,诗人用生动传神的笔触描绘了雪花纷飞的壮阔场面,同时暗寓了诗人对仕途坎坷、人生多难的感叹。“五色”既指雪的颜色,也暗示了诗人的人生阅历,同时也暗喻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次句“锦笺写就谪仙诗”,诗人用“锦笺”这一意象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谪仙”一词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仕途生活的不屑一顾。
    第三句“公庭早起人初集”,诗人描绘了一幅官员们早早来到官府庭院准备早朝的热闹场景。同时,也暗寓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最后一句“正似陶公布屑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雪景比喻成陶渊明笔下的“归去来辞”。这种比喻既体现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和崇拜,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归隐田园生活的期许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