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轮台万里馀,屯田消息近何如。
烽烟未歇雄心歇,泪尽当年一诏书。
诗句原文:
西望轮台万里馀,屯田消息近何如。
烽烟未歇雄心歇,泪尽当年一诏书。
注释解释:
- 西望轮台万: 指的是诗人向西望去,目光所及之处是遥远的边塞之地。
- 轮台: 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新疆轮台县。这里用来象征边疆或战场。
- 万里馀: 表示距离遥远,用“万里”和“馀”来强调距离之远。
- 屯田消息: 指的是在边疆地区进行屯田的战事消息,屯田是古代一种军事策略,旨在稳固边疆,保障粮食供给。
- 近何如: 表达了对屯田战事进展的关心和忧虑,询问战事发展如何,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担忧。
译文:
望向西部边陲的辽阔土地,心中充满对战事进展的关切与不安。那里是否还有烽火未曾熄灭的紧张气氛?我的心中充满了忧虑与不安,因为我知道,战争可能随时爆发,而我将无法预知它的具体时间。每当看到那些战旗飘扬,我都会想起当年那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一封因战事失利而发出的诏书,它让我泪水盈眶,心痛不已。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边疆战事的严峻性和对和平的渴望。首句“西望轮台万里馀”设置了广阔的地理背景,为后文的战事担忧和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第二句“屯田消息近何如”直接点明了诗人关注的焦点——屯田战事的进展情况。这里的“近何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战事进展的深切关注,也反映了他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诗中的“烽烟未歇雄心歇”,描绘了一幅边关烽火连天、将士英勇奋战的景象。然而,“泪尽当年一诏书”,则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这份悲痛不仅是对逝去士兵的哀悼,更是对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中兴宣帝汉明君,博陆曾推第一勋”则是对历史英雄的赞颂,也是对和平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和对和平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