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愁不可拨,撩乱西山岑。
援琴出高调,指冷难成音。
为谋日已拙,岁月日已侵。
感此坐无言,涕泪飞秋襟。
【注释】
《中夜思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此诗写秋夜独坐,触景生情而引发的感慨。全诗以“秋”字统摄全篇,抒发了作者在深秋时节的感伤和孤独。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夜晚独坐情景的诗。诗的前四句,写了自己独坐的环境和心情。开头两句,“我愁不可拨”,写自己愁绪郁结之深重。“撩乱”,形容心烦意乱,不能平静;“西山岑”,指西面的山,即长安城西边的终南山。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独坐时的心境:他心烦意乱,不能平静,因而无法排遣内心的愁绪,只能撩乱自己的思绪,去想西面终南山上的树木。“援琴出高调,”写自己弹奏乐器,但琴声并不悦耳动听。“援琴出高调”中的“出”字用得极好,它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弹琴时的动作,也表现了诗人弹琴的心情:他弹琴时用力很大,但却弹不出美妙的旋律来,因此感到十分遗憾。“指冷难成音”,是说由于用力过猛,手都发冷了,手指也就难以弹出优美的乐音。这句诗既写出了弹琴者弹琴时的心理活动,也写出了弹琴时手指的感觉;既表现了弹琴者技艺不高,也表达了他的遗憾之情。“为谋日已拙”,意思是说为了实现自己的志愿,一天到晚都在苦苦地追求着,然而时间却一天天过去,这种日子也一天天过去了,可见所谋求的志愿并未能够实现。“岁月日已侵”,意思是说岁月无情,一天天过去,光阴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日已拙”、“日已侵”两个词语,不仅表明了时间的流逝,而且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功业未就的惋惜之情。“为谋日已拙”一句中,“拙”字还含有“空费心思”的意思。“感此坐无言,涕泪飞秋襟。”写自己因为功业未能实现而感到悲愁伤感。“感此”,即感伤之意;“涕泪飞秋襟”,意思是说悲伤得泪如泉涌。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题之笔,也是全诗感情的高潮。诗人面对秋景,触景生情,由眼前之景想到了自己的身世遭遇,想到自己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处境,因而悲从中来。“坐无言”三字,不仅表明了诗人因悲伤而沉默无语,而且还表现出他因悲痛而失态的情景。“涕泪飞秋襟”,既是写诗人悲愁伤感之至而情不自禁地流泪,又是写诗人悲不自胜而泪飞衣襟,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悲伤欲绝的情状。
整首诗以“秋”字统领全篇,抒发了诗人在秋夜中独自坐着时,触景生情而引发出的感慨。诗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景物与情感巧妙结合起来,使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