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耽读数行书,出守边城在一隅。
律己未曾逾矩度,持身恒欲绝沉污。
传家不患田园少,继志惟忧孙子愚。
俯仰二仪难不愧,永为清苦老寒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自勉》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平生耽读数行书,出守边城在一隅。
律己未曾逾矩度,持身恒欲绝沉污。
传家不患田园少,继志惟忧孙子愚。
俯仰二仪难不愧,永为清苦老寒儒。

逐句释义:

  1. 平生耽读数行书,出守边城在一隅。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一生酷爱读书,喜欢阅读几页几页的书籍。
  • “出守边城”指被派遣到边远地区担任守卫边疆的官员。
  • “在一隅”表示自己处于偏远、偏僻的地方。
  1. 律己未曾逾矩度,持身恒欲绝沉污。
  • “律己”是指自我约束。
  • “矩度”是指规矩和界限,这里指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
  • “未曾逾矩度”表示从不超越这些界限。
  • “持身恒欲绝沉污”是指保持自身清廉正直,不染任何不良习气。
  1. 传家不患田园少,继志惟忧孙子愚。
  • “传家”指的是传承家族的财富和传统。
  • “不患田园少”表示不担忧后代没有财富和土地。
  • “继志惟忧孙子愚”意味着担心自己的后代缺乏智慧和品德。
  1. 俯仰二仪难不愧,永为清苦老寒儒。
  • “二仪”通常指天地或者宇宙,这里用来象征整个世界。
  • “难不愧”表示即使面临困难,也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行为。
  • “清苦老寒儒”是指过着清贫艰苦的生活,但又坚守着高洁的人格,不被世俗所动摇的知识分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己一生的读书习惯和对道德修养的态度,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人生观。诗人以自己为例,鼓励后人也应当有这种高尚的追求。同时,通过对自然和宇宙的比喻,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坚守信仰的决心。整首诗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