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秦淮水,微波蹙细鳞。
尚浮千古月,几泛六朝人。
春到才通舫,秋来只渐轮。
因悲时代改,东海总成尘。
金陵秋兴六首
去去秦淮水,微波蹙细鳞。
尚浮千古月,几泛六朝人。
春到才通舫,秋来只渐轮。
因悲时代改,东海总成尘。
注释:
- 去去:离去。
- 秦淮水:指秦淮江上的流水。
- 微波:细小的波纹。
- 细鳞:形容水清浅,可以看见鱼儿的鳞片。
- 犹浮:仍然漂浮着。
- 千古月:指月亮已经经历了无数个年头。
- 六朝人:指南北朝时期的人们。六朝分别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共存在100多年。
- 春到才通舫:春天到了,船只才可以畅通无阻地通行。
- 秋来只渐轮:秋天到来时,船只只能缓慢前进。
- 因悲时代改:因此悲叹时代变迁。
- 东海总成尘:东海最终变成尘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南京金陵(今南京市)秋日美景的描写和感慨。诗中通过描绘秦淮河水面上的细鳞和千古明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无奈情绪。
首句“去去秦淮水,微波蹙细鳞”,诗人首先描述了秦淮河的水面上,细碎的波纹如同鱼鳞一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秦淮河的美丽景色。这里的“去去”可以理解为远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次句“尚浮千古月,几泛六朝人”,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秦淮河边,曾经繁华的六朝时期的人已经消逝,只有月光依旧照耀着这片土地。这里的“尚浮”可以理解为依然存在,而“几泛”则表示稀少,暗示了六朝时期的繁华已经远去。
第三句“春到才通舫,秋来只渐轮”,诗人描述了在春季到来时,船只才能顺畅通行;而在秋季到来时,只能慢慢地行驶。这里反映了季节变化对交通的影响,也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一句“因悲时代改,东海总成尘”,诗人感叹时代的变迁,感叹那些曾经辉煌的岁月已经成为过去,最终只剩下尘土。这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秦淮河水面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沧桑的深深感慨。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变化,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