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冬寒作阵,半夜远游身。
雪坠花千片,云沉月一轮。
问更呼驿吏,分酒劳舆人。
茅屋多琼树,谁知村落贫。

【注释】

①残冬:指冬季最后的日子。寒阵:寒气如阵。

②半夜远游身:在大雪中连夜行走。

③雪坠花千片,云沉月一轮:比喻雪花像花瓣一样飘落,月亮像轮盘一样沉没。

④分酒劳舆人:分些酒来慰劳车夫。

⑤茅屋多琼树:茅屋上堆满了琼树(用琼树枝做成的装饰品)。琼树即玉树。

【赏析】

《岁暮十六日大雪夜行衡山道中》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一个旅人在大雪之夜冒雪赶路的情景,抒发了作者旅途艰辛,对贫困山村的关心和同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幽,耐人寻味。

首联“残冬寒作阵,半夜远游身。”起句以“残冬”二字点明时节,接着写寒气如阵。“半夜”两句写在大雪之夜,冒着严寒连夜赶路。一个“寒”字,将寒冷之极、刺骨之冷写得入木三分,让人读之不禁为之颤栗。颔联“雪坠花千片,云沉月一轮”两句,以花片与云朵为喻,形象地描写了大雪纷飞的景象;以月轮沉没来比喻月被云遮,写出了大雪夜的静谧,也烘托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颈联“问更呼驿吏,分酒劳舆人”两句,写诗人询问驿站值班的官吏,想分些美酒来慰劳赶车的差役,表现了他的关切之情。尾联“茅屋多琼树,谁知村落贫。”写茅屋上堆满了琼树,但村民们却生活得很贫穷。这两句诗既照应开头的“残冬”“半夜”,又照应了中间的“雪坠花千片”,使诗歌的结构更加紧凑严谨。

这首诗是元稹晚年时写的一首诗。元稹早年仕途坎坷,屡受贬谪,后来才渐渐步入仕途,成为一位宰相。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晚年时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贫困山区人民的深切关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