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爽气澄,嘉藕破炎蒸。
忽听刀裁玉,翻疑夏造冰。
甘香消渴吻,皎洁辟飞蝇。
为报湘流女,毋劳唱采菱。

【解析】

此诗为《全唐风》所收录。“啖藕”是《诗经·陈风·泽陂》中的篇名,《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共分三十九篇,其中《陈风》包括十七篇。该篇写男女相悦之情,以食藕事喻情,语浅意深。《序》中说:陈国的风俗,在泽边筑坝蓄水,引水灌溉良田,人们生活富裕安定,因此民间有唱《陈风》歌谣的习惯。

一、二句“虚堂爽气澄,嘉藕破炎蒸”:虚堂是指空荡荡的屋子,这里指诗人的居室。夏日炎热,屋中空气清新,室内外一片凉爽。“嘉藕”即美藕。夏天热得使人难以忍受,这时吃上一根清甜多汁的藕,顿感暑气顿消。“破炎蒸”,解除了酷暑。“虚堂爽气澄”,写出了夏日里居室外的清爽气氛。这两句写诗人在炎热夏季吃了一盘生藕,顿时感到暑气尽消。

三、四句“忽听刀裁玉,翻疑夏造冰”:忽然听到用刀切藕的声音,以为是用刀在切一块块晶莹透亮如玉的美藕;又误以为是在用刀制作冰块。“刀裁玉”、“夏造冰”,把吃藕时的感觉比作刀切玉石和夏天做冰块一样,突出了吃藕时的那种清脆的感觉。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写出吃藕时那种感觉。

五、六句“甘香消渴吻,皎洁辟飞蝇”:吃下藕后,嘴里觉得十分香甜,连口渴都消失了;而且洁白无瑕的藕还可以驱赶苍蝇。“消渴吻”,消渴,口干舌燥的样子;吻,嘴唇;甘香,美味。这两句写吃藕后的感受。吃下藕后,嘴里觉得十分香甜,连口渴都消失了;而且洁白无瑕的藕还可以驱赶苍蝇。“皎洁辟飞蝇”,洁白无瑕的藕还可以驱赶苍蝇。这两句既表现了吃藕时那种感觉又点出了吃藕的好处。

七、八句“为报湘流女,毋劳唱采菱”:为了感谢那湘江之女(即《湘夫人》,传说中的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就不要去唱歌了(《湘夫人》是楚辞体诗歌之一,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为报湘流女,毋劳唱采菱”,湘江之水流淌的地方,是女子们劳作之地,她们辛苦劳作,还要唱歌采莲,诗人不忍打扰她们的劳动生活,于是劝慰说不必再唱了。“为报”两字,将诗人对那些女子的关心与体贴表达得十分清楚明白。这两句是对前面吃藕的感受进行升华。

【赏析】

本篇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啖(dàn)藕》组诗的第一首。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天吃藕的情景,通过描写吃藕时的感觉,来赞美藕这种食品的美好。

首联:“虚堂爽气澄,嘉藕破炎蒸。”首联写天气炎热,屋内空荡荡的。此时外面热气熏蒸,屋内则显得格外清凉。诗人在夏日炎炎的午后吃了一盘脆嫩的生藕,顿感暑气尽消,凉意袭人。

颔联:“忽听刀裁玉,翻疑夏造冰。”这两句是写吃藕时的感觉。忽然听到用刀切藕的声音,以为是用刀在切一块块晶莹透亮如玉的美藕;又误以为是在用刀制作冰块。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写出吃藕时那种感觉。

颈联:“甘香消渴吻,皎洁辟飞蝇。”“甘香”,美味;“消渴”,口干舌燥的样子。吃下藕后,嘴里觉得十分香甜,连口渴都消失了。而且洁白无瑕的藕还可以驱赶苍蝇。这两句既表现了吃藕时那种感觉又点出了吃藕的好处。

尾联:“为报湘流女,毋劳唱采菱。”“为报”,就是告诉的意思;“湘流”,指的是沅湘一带。湘江之水流淌的地方,是女子们劳作之地,她们辛苦劳作,还要唱歌采莲。诗人不忍打扰她们的劳动生活,于是劝慰说不必再唱歌了。

王维的这首组诗描绘了夏日炎炎的午后,作者在屋内吃着脆嫩的生藕,顿觉暑气尽消,凉意袭人,不禁感慨万分。而那湘江之水流淌的地方,是女子们劳累劳作之所,她们辛苦劳作,还要唱歌采莲,诗人不忍打扰她的劳动生活,于是劝慰她不必再唱歌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