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宇云屯火,清江浪沸汤。
苍生呼涸辙,赤帝转骄阳。
金石将焦铄,风沙屡作狂。
儿童纷拜舞,何不学商羊。

【注释】

①“苦旱”:久旱不雨。②“祷”:祈祷。③“甲寅”:指天启六年(1626)六月。④“清江”:指今长江上游流经四川一带的江段。⑤“赤帝”:传说中主宰人间和上天的神灵,这里指炎帝。⑥“商羊”:《山海经》载:“南方有鸟,其状如羊,曰商羊。”《汉书·武帝纪》:“元鼎五年……南越献斑布、骆贾之象。”“骆”,大也;“贾”,羊也。⑦“转”:指太阳运行。⑧“焦铄”:烧焦熔化。⑨“风沙屡作狂”:指狂风卷起黄沙漫天飞舞。⑩“儿童纷拜舞”:指儿童在干旱中纷纷祈祷求雨。⑪“商羊”:见注⑦。

【赏析】

这首七律写于明熹宗天启六年六月,是诗人为请求降雨而写的祷辞。诗中描写了当时农民受旱灾的惨状,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前两句写久旱不雨,天气酷热,云层聚集,江面沸腾,水汽腾腾,仿佛汤水在翻滚。“苍生呼涸辙”写老百姓在酷暑中呼天喊地,盼望下雨解燃眉之急,“赤帝转骄阳”写太阳炙烤大地,使万物枯萎。后两句写祈雨不成,反而使人们更加绝望。“金石将焦铄,风沙屡作狂”是说天火焚烧,金石焦灼,大风呼啸,黄沙飞扬。“儿童纷拜舞,何不学商羊”写孩子们跪拜祈祷,希望天神降下甘露。

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民歌风味的抒情诗,它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和不幸,同时也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讽刺。诗人在诗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旱灾的严重程度,使诗句形象生动,感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