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槐垂槛噪新蝉,屈指春光又一年。
作客敢辞花底醉,出郊应欠杖头钱。
聊将蒲殖供朝膳,亦有琴书伴午眠。
虚馆寥寥如野寺,茶烟轻绕博山烟。

春暮清斋作

嫩槐垂槛噪新蝉,屈指春光又一年。

作客敢辞花底醉,出郊应欠杖头钱。

聊将蒲殖供朝膳,亦有琴书伴午眠。

虚馆寥寥如野寺,茶烟轻绕博山烟。

【注释】

①春暮清斋:春末的清淡斋饭。②嫩槐垂槛:嫩槐树枝条下垂挂在窗槛上。③噪新蝉:鸣叫的知了。④屈指:算着手指。⑤作客:做客、旅居异乡。⑥蒲殖:蒲叶,用蒲叶做的食物,泛指饮食。⑦博山: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这里指香炉山。⑧聊将:姑且。

译文

春天到了最后一天,清早的斋饭是嫩槐和柳树。

我数着时间算着春天又要过完了。

做客之人怎能辞掉酒席上的美餐?

郊外出游应该带足够的路费。

暂且以蒲叶充饥,也用琴棋来解闷。

在空空荡荡的书房里,就像荒废的野寺一样。

茶烟轻轻飘绕,如同仙境一般。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外地做官时,春末秋初时节。首联两句点明时令,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一簇嫩绿的小槐树垂挂在高高的窗户上。窗外传来阵阵蝉鸣声,似乎在催人入梦。此时,诗人已过了而立之年,感叹岁月流逝,不觉又是一个春天过去了;而他又身在异乡,不能像家乡人那样尽情享受这美好时光。“嫩槐垂槛”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接下来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向往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疲惫。“作客”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屈指”这一动词,暗示自己已经到了人生的中年阶段,而“出郊”则表明他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家园去到远方的官府任职。然而,面对这种无奈的现实,诗人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怨言,而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聊将蒲苴供朝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尽管生活中有着许多不如意之事,但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用自己的方式去应对这些困难。“亦有琴书伴午眠”,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他不仅善于用琴书来调节自己的心境,还善于用它们来陪伴自己的午后时光。“虚馆”二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身处空荡荡的书房里的感受。在这里,诗人将书房比作一座荒废的寺院,形象地表达了他对这种孤独感的无奈之情。最后两句诗,诗人以轻松的语气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茶香的仙境之中。这里的“茶烟轻绕”和“博山烟”都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地方。整首诗虽然简短却意味深长,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位身处异地、心怀故土的文人的生活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