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映双眸一片明,莫愁湖畔正含情。
春风几度虚兰桨,夜月千秋对石城。
绿鬓尚馀芳草色,清歌散入野禽声。
到今谁是消愁者,休笑卢家浪得名。

【注释】

  1. 濒行:即将离开。
  2. 金陵:今南京,古称金陵。
  3. 诸词客:指当时的文人墨客。
  4. 傅之丹青壮我行色:指将他们的作品绘制成画来壮我的行装。
  5. 舟中无事披册展读:船中无事,打开书册浏览阅读。
  6. 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忽然间手痒,写了首小诗寄给这些人以作酬答。
  7. 谢公墩:位于南京东郊,是南朝梁武帝时谢灵运游山玩水、饮酒作赋的地方,后改名为谢公墩公园。
  8. 绿鬓尚余芳草色:形容人的青春永驻,像芳草一样永远不衰。
  9. 清歌散入野禽声:指歌声悠扬入耳,仿佛与鸟儿的叫声交织在一起。
  10. 到今谁是消愁者:至今为止,还有谁能够消除心中的忧愁呢?
  11. 休笑卢家浪得名:不要嘲笑卢家只是虚有其名,实际上他们有着真正的才华和成就。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全诗共二十八景,即二十四句,每四句一组,共分八组。诗人以“临行”为题,描绘了离别之际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联“水映双眸一片明,莫愁湖畔正含情。”写诗人在金陵水边看到的景象。诗人眼中的水映出自己的双眼,清澈明亮,就像一幅美丽的画面。莫愁湖畔正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地方,诗人被这里的景色深深吸引,仿佛看到了莫愁湖的美丽和生机。
    颔联“春风几度虚兰桨,夜月千秋对石城。”写诗人在船上的感受。春天的风轻轻地吹过湖面,仿佛是虚浮的兰桨划过水面的声音;而夜晚的月亮又静静地照耀着石头城(今南京城墙),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诗人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诗意的存在。
    颈联“绿鬓尚余芳草色,清歌散入野禽声。”写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人感叹自己的青春如同芳草一样永远不衰,而清歌之声又似乎飘进了鸟儿的叫声之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谐。
    尾联“到今谁是消愁者,休笑卢家浪得名。”写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欣赏。诗人表示至今为止,还有谁能够消除心中的忧愁呢?不要只看到卢家的名字,他们其实拥有真正的内在价值和成就。
    这首诗以“临行”为主题,通过描绘金陵水边的美景、表达对自然和友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