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栈休歌蜀道难,扪萝胁息凛相看。
乘危一盼头堪白,引满三杯胆尚寒。
擦耳崖前缘绝壁,回心石上俯惊湍。
金丹换骨风堪御,愿向飞仙借羽翰。

《游华山十二首·度栈休歌蜀道难》

【注释】

  1. 度栈:过栈道。
  2. 扪萝:攀援着山中的藤萝,形容险峻。
  3. 胁息:屏住呼吸。
  4. 堪白:足够明亮。
  5. 引满三杯:饮酒至尽。
  6. 擦耳崖:位于华山北峰东侧的石崖。
  7. 回心石:位于华山南峰西侧的石崖。
  8. 金丹换骨:指修炼成仙,获得长生不老的秘诀。
  9. 飞仙借羽翰:指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唐天宝初年(公元742年)赴长安应试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无奈以及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度栈休歌蜀道难”,诗人描绘了一幅过栈道时的情景。他停下脚步,不再吟唱那些关于蜀道艰险的歌谣,而是选择在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休息、欣赏。这里的“蜀道难”指的是古代蜀地的险峻山路,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仕途的艰辛和不易的感慨。
    次句“扪萝胁息凛相看”,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他攀援着山中藤萝,感受到一种凛然的寒意,仿佛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这里的“扪萝”和“胁息”都表现了诗人在攀登过程中的艰辛与困难,而“凛相看”则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敬畏之情。
    第三句“乘危一盼头堪白”,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他的视角和心境。他站在悬崖之上,俯瞰着脚下的峡谷,只见一线光芒闪烁,仿佛连天边也亮起了一片白色。这里的“乘危一盼”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高处远眺时的心情和视野,而“头堪白”则是对这种美景的一种赞美。
    第四句“引满三杯胆尚寒”,诗人用酒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饮酒至尽,酒杯里的酒液几乎被喝光了,但他的心中依然充满了激情和勇气。这里的“引满三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豪饮的场景,而“胆尚寒”则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接下来几句继续描绘了华山的险峻和美丽,如“擦耳崖前缘绝壁”,“回心石上俯惊湍”。这些诗句都是用来形容华山的不同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修仙的向往:“金丹换骨风堪御,愿向飞仙借羽翰。”这里,“金丹换骨”是指修炼得道后的蜕变和升华,而“飞仙借羽翰”则表达了作者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华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