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霏翠翠湿芙蓉,历险穷幽几万重。
呼吸天中通帝座,儿孙膝下拥诸峰。
石坛礼斗银河近,竹院吹笙玉露浓。
最爱步虚声歇后,松风涧水韵疏钟。
【译文】
霏霏翠翠湿芙蓉,历险穷幽几万重。
呼吸天中通帝座,儿孙膝下拥诸峰。
石坛礼斗银河近,竹院吹笙玉露浓。
最爱步虚声歇后,松风涧水韵疏钟。
【注释】
霏霏:细雨纷纷的样子。
翠翠:形容树叶的绿色鲜艳。
湿芙蓉:指华山山上的树木被雨水打湿后显得格外翠绿。
历险穷幽:经历各种艰难险阻的旅程。
呼吸天中:形容山中空气清新,仿佛可以呼吸到天上的气息。
通帝座:与帝王相通,指山中有仙境的存在。
儿孙膝下:形容山中景色美好,如同在子孙辈面前一样珍贵。
石坛:指华山上的石阶,礼斗: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这里可能是指拜佛或参禅。
银河近:指天空如银河般清澈,近在眼前。
竹院吹笙:指山林中有人吹奏乐器,声音悠扬。
玉露浓:形容秋天露水浓郁,晶莹剔透。
最爱:最喜欢。
步虚声:道教中的诵经声,形容声音悠扬、神秘莫测。
歇后:指诵经声停止后留下的声音。
松风涧水:形容山间的松树和流水的声音,韵疏钟:形容音乐的节奏缓慢而和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华山美景的诗,诗人用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华山的美丽景色和神秘氛围。首句“霏霏翠翠湿芙蓉”,形象地描绘了华山山上的树叶翠绿、湿润,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次句“历险穷幽几万重”,则表现了华山山路艰险,需要经过漫长的旅途才能到达山顶。三句“呼吸天中通帝座”,则表现了诗人对山中仙境的向往。四句“儿孙膝下拥诸峰”,则表现了山景的壮丽,仿佛是子孙辈的珍宝。五句“石坛礼斗银河近”,则表现了华山的古老和神秘,似乎与帝王相通。六句“竹院吹笙玉露浓”,则表现了山林中的生活,充满了宁静和谐的氛围。最后两句“最爱步虚声歇后,松风涧水韵疏钟”,则表现了诵经声消失后留下的余音绕梁,以及山水间的音乐旋律悠扬。整首诗歌通过对华山景色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