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顾盼雾沉沙,俯视诸峰几点鸦。
冬雪尚留封二室,春风已报到三花。
短筇时伴松间鹿,半榻闲眠嶂里霞。
瑶草朝来行问讯,南峰气暖渐抽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游嵩山十二首·其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译文:中原地区眺望时,雾气弥漫笼罩着大地,俯视群峰只见几处如鸦点般的山峰。冬天的积雪尚留在二室峰上,春风已经吹遍了三花峰上的花朵。我时常陪伴松间鹿漫步,半榻闲眠于嶂里霞光中。清晨瑶草前来问候,南峰气温温暖开始萌发新芽。

注释

  • 中原顾盼雾沉沙:中原地区的远望,云雾笼罩着大地。
  • 诸峰:指的是周围的山峰。
  • 冬雪:冬季的积雪。
  • 封二室:地名,位于嵩山中。
  • 春风:春天到来的风。
  • 短筇(qúng):短柄的手杖。
  • 松间鹿:在松树间的鹿。
  • 嶂(zhàng)里霞:山中的彩霞。
  • 瑶草:传说中的一种神奇草药。
  • 行问讯:询问。
  • 南峰:指嵩山南面的一座山峰,因地势险峻而著名。
  • 渐抽芽:逐渐发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嵩山时的所见所感。诗的第一句“中原顾盼雾沉沙”,表达了作者站在嵩山之巅,远眺中原大地,雾气缭绕、大地苍茫的景象。第二句“冬雪尚留封二室”,则写出了冬日里嵩山的景色,雪花覆盖了嵩山的一些地方,给人一种静谧冷清的感觉。接下来,“春风已报到三花”表达了春天来临,温暖的春风拂过嵩山,使得三花峰上的花朵也渐渐开放。第三句“短筇时伴松间鹿”,展现了作者在嵩山中与松树和鹿相伴,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瑶草朝来行问讯,南峰气暖渐抽芽”,则是描述了清晨时分,瑶草向作者致意,并且预示着南方的山峰气温逐渐回暖,草木开始复苏。整首诗通过对嵩山的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