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书藏玉轴新,云边高馆倚嶙峋。
青山旧是翻经地,玄草今多问字人。
不信杖头吹太乙,试从台上验星辰。
天鸡一叫琼窗晓,砚水遥分碧汉津。

【注释】

焦太史:指明代焦宏的字,人称焦太史。玉轴:古代写字用的玉简或玉片。云边:指山势高峻,云雾缭绕。嶙峋:形容山石突兀。翻经地:指佛教僧人讲经的地方,后泛指讲学之所。玄草:佛家语,指佛经。问字人:指和尚念经求签的人。太乙:道教符名,即“太一”。台上:指讲台。星宿:天文名词,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南方朱雀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北方玄武七宿。琼:美玉。碧汉津:指银河。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咏鸡笼山的五言律诗。作者通过赞美焦太史之馆,抒发自己对佛学的向往和对佛道二教的崇敬之情。

首联“太史书藏玉轴新,云边高馆倚嶙峋”,描写了焦太史之馆。诗人首先点明焦太史之馆为藏书之地,接着写其馆建在高高的山峰上,四周被云雾缭绕,显得格外清幽。

颔联“青山旧是翻经地,玄草今多问字人”,进一步渲染了焦太史之馆的学术氛围。诗人说,以前这里曾是佛教僧人讲经的地方,现在则是佛经的传扬之地;而今天来这里求签问事的和尚也很多。

颈联“不信杖头吹太乙,试从台上验星辰”,表达了诗人对焦太史之馆的敬仰之情。诗人表示不相信有人用竹杖(即手杖)在讲台上吹响了太乙符咒,他愿意亲自去验证一下,因为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尾联“天鸡一叫琼窗晓,砚水遥分碧汉津”则描绘了诗人在清晨听到报时鸡鸣后,看到窗外银河分作两半的壮丽景象。诗人以天鸡报晓来象征新的一天的开始,以砚水映出银河来象征自己的学问。

这首诗通过对焦太史之馆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学问气息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佛学的向往和对佛道二教的崇敬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等,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