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惊秋旅思赊,钟声初歇夜无哗。
风生虚壑吹灵籁,露湿遥天洗月华。
杯影动摇青桂阙,池光不辨白莲花。
下方谁破尘劳梦?
万户垂杨自宿鸦。

【解析】

此为七言律诗。首联写景,颔联写人,颈联写物。尾联抒发感慨。全诗意境优美,清丽淡雅。

译文:一叶落秋心绪悠远,钟声停息夜无声响。风吹山谷中发出的声音,露水洗刷着遥天中的明月。酒杯影子摇曳在青桂花树旁,池塘里的莲花无法分辨出颜色。谁能打破尘世的烦恼?万户垂杨树上宿鸦成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立秋之夜在天界寺玩月时所作。首联写景,颔联写人,颈联写物。尾联抒发感慨。“谁破尘劳梦”一句,以反问句作结,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首联“一叶惊秋旅思赊”,写诗人于立秋之夜在天界寺玩月,看到落叶惊飞,触动了羁旅之思。“惊秋”二字点明了时节,也烘托出诗人此时的心境。“旅思赊”三字写出了诗人的愁绪之深、情意之长,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联“钟声初歇夜无哗”。诗人听到寺内钟声初歇,夜已深沉,便不再说话。这一细节描绘出诗人的静谧之态。

第三联“风生虚壑吹灵籁”,诗人听到山中传来阵阵松风,仿佛有灵气在空谷之间回响,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象起这山谷之中的风声是否也是从月亮中发出的。这一联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远方,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第四联“杯影动摇青桂阙”,诗人看到酒杯的影子在青桂花丛中摇曳,联想到那遥远的月亮。这一联想既富有诗意,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第五联“池光不辨白莲花”,诗人看到池塘中的莲花已经凋谢,只剩下一片片残败的花叶,无法辨认出它们的颜色。这一细节描写既表现了荷花的凋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伤感。

第六联“下方谁破尘劳梦?”诗人抬头仰望星空,看到无数繁星闪烁,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们,他们在名利的追求中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和快乐,最终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这一联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讽刺,也是对人们追求名利的警示。

尾联“万户垂杨自宿鸦”则以反问句作结,意味深长,暗示着诗人心中所想之事尚未实现,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不屑一顾。

本首诗歌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情感深沉,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