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泥香处落花频,千里重来已暮春。
昔日空梁还旧垒,今年清署是新人。
飞飞尚忆堂前梦,袅袅如矜掌上身。
莫学趋炎向华屋,忽看南舍又东邻。
问春燕
软泥香处落花频,千里重来已暮春。
昔日空梁还旧垒,今年清署是新人。
飞飞尚忆堂前梦,袅袅如矜掌上身。
莫学趋炎向华屋,忽看南舍又东邻。
注释:
-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题目为“问春燕”。
- “软泥香处”描绘了春天里柔软的泥土和飘散的花香。
- “落花频”意味着春天里的花瓣纷纷落下。
- “千里重来”暗示着燕子从遥远的北方飞回南方。
- “已是暮春”指的是春天即将过去,燕子归来的季节。
- “昔日空梁”可能指的是过去空荡无物的屋梁,而“今”年则是指新建的房子。
- “清署是新人”表明新官上任,一切变得新鲜且富有生机。
- “飞飞尚忆堂前梦”中的“飞飞”可能是对燕子飞翔时声音的比喻,而“堂前梦”指的是过去的回忆或梦想。
- “袅袅如矜掌上身”形容燕子轻盈的姿态如同在掌中舞动。
- “莫学趋炎向华屋”意指不要像某些人那样趋炎附势,追求权贵之家。
- “忽看南舍又东邻”可能意味着突然之间发现新的邻居或新的机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循环、变迁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两句通过描述燕子归来的场景,展现了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循环。随后的诗句进一步探讨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对权力和地位的态度。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新旧事物的变化,引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变化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