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潇洒称幽栖,石沼新开小院西。
谁向华山移玉井?
宛如镜水透耶溪。
风来荷动鱼偏近,雨过波浮地转低。
安得杜陵摇彩笔,残山剩水尽留题。

注释与赏析:

  1. 园林潇洒称幽栖,石沼新开小院西。 - “园林”指一个美丽而宁静的自然环境,“潇洒”意味着开阔而自然的状态。在这里,诗人通过使用“幽栖”一词,表达了他对这种环境的欣赏和向往。接着,“石沼”是指池塘或水池,“新开”表示刚刚建立或修复。“小院西”则可能指的是这个新建成的石沼位于园林的西部。

  2. 谁向华山移玉井? - 这是一句设问句,可能是在询问是谁将这石沼从其他地方移至此处的。“玉井”通常指的是非常珍贵和美丽的井,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石沼的美丽和价值。

  3. 宛如镜水透耶溪。 - “镜子”在这里被用来比喻石沼的水面,因为水的清澈可以让人联想到镜子的效果。“耶溪”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方,但具体含义不详。这句话描绘了石沼的水面平静如镜,仿佛能照出耶溪的倒影。

  4. 风来荷动鱼偏近,雨过波浮地转低。 - 描述了天气变化对池中生态的影响。当风吹过,荷花摇曳,鱼儿因风向改变而靠近;雨过之后,水面上升,使得地面显得更低。这句反映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及其对生物活动的影响。

  5. 安得杜陵摇彩笔,残山剩水尽留题。 - 最后一句话是诗人的感慨。“杜陵”可能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墓地,也可能只是一个地方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像杜甫那样,用他的才华记录下这片美景,让后人也能欣赏到它的美。

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处新建石沼的描述和赞美。诗人首先描绘了园林的自然之美,然后引入石沼,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通过对石沼周围生态环境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美丽。同时,诗中的设问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关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保护和珍惜这些美好的东西。整体上,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主题,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