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禅深夜换更筹,支许从来得并游。
水月空门无色相,江山僧腊自春秋。
行携短杖归西土,不用馀钱买沃洲。
半偈片言同了了,谁云高论莫能酬?

【注释】

谈禅深夜换更筹:谈禅,谈论佛理。深夜换更筹,用来计算时间以确定谈论的时间。支许从来得并游:支许,指佛教中的“支提”(意为山)。并游,一同游览。水月空门无色相:水月,比喻佛教中所说的如来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其中如来三身都无色相。空门,即佛教。色,指物质世界的表象。无色相,即超脱于物质世界。江山僧腊自春秋:江山,这里指寺庙周围的自然景物。僧腊,和尚年岁,指修行的年头。春秋,指季节。行携短杖归西土:行,走路。携带着拄杖回去。西土,指中国。余钱买沃洲:余,多余的。沃洲,传说是东晋高僧慧理所发现的一个岛屿,在浙江省钱塘江口附近。不用馀钱买沃洲,意思是说不需要花费钱财去购买沃洲这个岛屿。半偈片言同了了:半偈,指佛经中的一段文字。片言,指简短的话语。了了,明白清楚。谁云高论莫能酬:谁说那些高深的论说是不能回答的呢?酬,答复。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体赠答诗,诗人在与友人谈禅的过程中,对佛法有了更深的体悟和领悟。因此,诗人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认识。

首联“谈禅深夜换更筹,支许从来得并游”,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在深夜与友人谈禅的情景。通过更换更筹来计算时间,可以看出诗人非常珍惜与友人共度的时刻。支许,是指佛教中的“支提”,表示佛教徒们一起修行、共同探讨佛法的境界。从“支许从来得并游”这句话可以看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深厚,他们一起探讨佛法、交流思想,共同进步。

颔联“水月空门无色相,江山僧腊自春秋”,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体悟。他认为,佛教中的“水月空门”象征着佛教的本质,而没有色相则表示超脱于物质世界之外。同时,他也认为僧人修行的年数就像是春天和秋天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修行也会越来越成熟。这里的“江山僧腊自春秋”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慨和思考。

颈联“行携短杖归西土,不用馀钱买沃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他认为人生就像是一个旅程,需要不断地前进和探索。因此,他决定带着一柄短杖回到故乡的西土中去,不再追求那些世俗的物质财富。这里的“不用馀钱买沃洲”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名利看破的心态。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能够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尾联“半偈片言同了了,谁云高论莫能酬?”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自己的理解已经足够深刻了,不需要再向别人请教或辩论。这里的“半偈片言同了了”意味着他已经找到了自己对于佛法的理解和认识,无需再向别人请教。而“谁云高论莫能酬?”则是诗人对于那些高深莫测的讨论的不屑一顾和自信满满。他认为这些讨论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真正的智慧和理解是不需要通过辩论才能获得的。

这首诗通过对谈禅的过程进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理解和体悟。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展现了自己对于生活的哲学观点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