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婵娟只独看,天涯破镜望征鞍。
秋声先送蓬门冷,疑挟飞仙到广寒。
【注释】
和贫妇吟十首:即《和贫妇答薛据十韵》(《全唐诗》卷四百六十一),是杜甫与友人薛据在长安时相互唱和的诗作。薛据曾因事获罪,被贬为华阴县尉。此诗为杜甫赠给薛据之作,以抒发对贫贱者的同情。“和”字下有“和”字,故称“和贫妇”。
睡起:醒来。
夜夜婵娟只独看,天涯破镜望征鞍。
秋声先送蓬门冷,疑挟飞仙到广寒。
译文
夜夜独自欣赏月的美丽,只有你在天涯远隔,我遥望千里之外你的马鞍,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秋风已将我的家门吹得更加寒冷,好像有仙人带着我飞向了广寒宫,你在那里吗?
赏析
《和贫妇吟十首》,是杜甫于公元765年(大历二年)春天所作的一组诗,共十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写一位贫妇孤独的生活状态和她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怀念。诗中运用了象征、暗示等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贫贱者生活状况和不幸命运的深切关怀。
“夜夜婵娟只独看,天涯破镜望征鞍。” 诗人深夜里,对着明亮的月亮,孤零零地发着呆。他望着天边的破镜,想象着远方的征人骑着马,在月光下疾驰而去。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诗人深夜里的孤独形象和他的内心活动来表达他的相思之情。
“秋声先送蓬门冷,疑挟飞仙到广寒。”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秋天的风声似乎在告诉人们,我的家门已经变得冷清,就好像仙人带着我飞到了广寒宫一样。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仙人的比喻来表现诗人对远方丈夫的深情厚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心理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贫贱者生活状况和不幸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他对远方丈夫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