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灵驱山作平地,徂徕移在名园里。
倒茑垂萝倚牖翻,夜夜波涛聒人耳。
龙鳞马鬃浩呼汹,萧森转觉秋原空。
有时风静横挂月,鹤梦渐醒露华发。
残钟远磬度林迟,坐来谡谡凊肌骨。
换骨求仙待■苓,更携灵笈阅丹经。
叩门恐有赤松子,为报云关且莫扃。

【解析】

“集米仲诏湛园分得松关花径戏作长歌二首”是诗的标题,点明写作的对象和目的,即作者在湛园中观赏松树、菊花,并因此而写下了《长歌》二首。“巨灵驱山作平地,徂徕移在名园里。”“巨灵”指传说中的大力神,这里借指巨大的人力;“徂徕”是山名,这里借喻名园。意思是说,人们用巨大的人力将高山铲去,移栽到名园之中。“倒茑垂萝倚牖翻,夜夜波涛聒人耳。龙鳞马鬃浩呼汹,萧森转觉秋原空。”“倒茑”指倒挂的藤蔓;“萝”指攀缘的植物。这句的意思是:倒挂的藤蔓和攀缘的植物靠在窗前摇曳,夜夜传来阵阵水声,使人心烦。“龙鳞马鬃浩呼汹”指奔腾的骏马和威武的将军。这句的意思是:骏马威武雄壮,奔腾疾驰。“萧森转觉秋原空”指秋天的原野空旷寂静。这句的意思是:秋原空旷寂静,使人感到萧疏凄凉。

“有时风静横挂月,鹤梦渐醒露华发。”意思是:有时风静,月亮斜挂在天空,这时,白鹤渐渐从梦中醒来,头上的露珠也渐渐滑落了下来。这里的月亮和露珠都暗示诗人对名利场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残钟远磬度林迟,坐来谡谡凊肌骨。”“残钟远磬”是指寺庙里的钟鼓声;“谡谡”是形容风吹树叶发出的声音。这两句的意思是:寺庙里的钟鼓之声悠扬传来,我静静地坐着,清凉的风吹着我的身体。这几句写清幽的环境与诗人心境相契合。

“换骨求仙待■苓,更携灵笈阅丹经。”“换骨求仙”比喻追求高远的境界;“灵笈”指装有仙书的竹箱;“丹经”指道家炼丹的书。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准备换骨求仙,带上灵笈,研读道家炼丹之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叩门恐有赤松子,为报云关且莫扃。”“赤松子”指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相传他能口吐红光,骑鹤飞升。“云关”指仙境,这里指隐居之地。“扃”是关门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敲门恐怕会遇到赤松子,还是不要去了,免得惊动他。

【答案】

这首诗是李白在湛园中观赏松树、菊苗时,因感于自然之美而生发的联想之作。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向往。

首联“巨灵驱山作平地,徂徕移在名园里”,写人工改造大自然的景象。诗人把巨大的人力比作神话中的大力神,把被铲除的山丘比作巨大的石碑。山丘被人工移走后,移到了一个有名的园林里。这样一改,山丘便没有了险峭峻拔之感,而是变得平坦宽阔了。

颔联“倒茑垂萝倚牖翻,夜夜波涛聒人耳”“龙鳞马鬃浩呼汹,萧森转觉秋原空”。“倒茑垂萝”指的是攀缘的植物,如藤蔓、瓜架等,这里用来写窗前的景色。“倚牖翻”意为窗户敞开着,倚靠窗子向外看。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窗外有倒挂着的藤蔓和垂下来的瓜架,窗内则是一片寂静。夜深之时,波涛般的水声让人心烦。“萧森转觉秋原空”意即秋天的原野空旷寂寥,使人感到萧瑟凄凉。

第三联“有时风静横挂月,鹤梦渐醒露华发”。“横挂月”意即月亮在空中悬荡。这是写夜晚的景色。诗人描写月亮悬挂在高空,不时有清风拂过,吹动窗帘,仿佛是月光在晃动。此时,一只白鹤在梦中醒来,头上的露珠也慢慢滑落下来。这里既写出了夜晚的景色,又暗寓诗人自己渴望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情怀。

第四联“残钟远磬度林迟,坐来谡谡凊肌骨”。此句是说寺庙里传来的钟声和磬声,穿过树林传到了诗人这里。诗人静静坐在山林间,听着这些声音,感觉身体清爽起来。

最后两句“换骨求仙待■苓,更携灵笈阅丹经”。“换骨求仙”是说诗人渴望像神仙一样长生不老;“□苓”指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据说他能口吐红光,骑着鹤飞升。“灵笈”是指装有仙书的竹简。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想换换骨头,修炼成仙,还带上一本装神仙法术的书一起修炼。

尾联“叩门恐有赤松子,为报云关且莫扃”。这两句的意思是:敲门可能遇到赤松子,还是不去好了,免得惊扰了他。“赤松子”是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他骑一头红色的大鹤,能口吐红光飞行,传说他是神仙下凡。这两句诗人用委婉的手法,表明自己不想去打扰这位仙人的修炼,以免惊扰了他的仙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