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凉风至,骚人念授衣。
皎皎绮纨子,袨服有光辉。
幽性厌游冶,华躬与俗违。
嘉彼江中荷,亭亭出淤泥。
虚心兼直干,婀娜馀香披。
剪为君子裳,雅尚正相宜。
绿云浮巧染,白纻扬轻丝。
裁缝自洛女,制度倩湘妃。
飘飖鹤作骨,淡淡冰为肌。
长啸秋江上,应无维鹈讥。
松花晚餐罢,跨鹿翳华芝。

我们将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结构。

诗篇概述:
本诗通过描绘江中荷花的清高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向往。诗歌开头描述了八月凉风至时,骚人(指诗人自己)因应季节变化而想到授衣,进而引出主题——赞美江中荷花的高洁品格。全诗以荷花为意象,通过对比与比喻,展现了荷花的高雅、坚韧及不畏恶劣环境的生命力。

诗句解析:

  1. “西郊社集赋得折荷缉寒袂”:这句描述了一个场景,即在西郊的社日集会上,人们采集了荷花,并以此为题赋诗。”折荷”可能是指从荷叶中折取荷花作为服饰材料。
  2. “八月凉风至,骚人念授衣。”:这里提到八月时节,凉风渐起,诗人开始考虑为他人准备衣服。这里的“骚人”指诗人本人。
  3. “皎皎绮纨子,袨服有光辉。”:诗人用“皎皎绮纨子”来描绘荷花的清新脱俗,同时指出荷花的衣物(袨服)也具有光彩夺目的美。
  4. “幽性厌游冶,华躬与俗违。”:诗人感叹荷花厌恶繁华的生活,保持自己的高洁本色。”幽性”指的是荷花的内敛特性,”游冶”则是世俗的浮华。
  5. “嘉彼江中荷,亭亭出淤泥。”:这里赞扬了荷花能在淤泥中生长而不被污染的美德,”亭亭”形容荷花挺拔的姿态。
  6. “虚心兼直干,婀娜馀香披。”:荷花虽然空心但直干,姿态优雅且散发香气,体现了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7. “剪为君子裳,雅尚正相宜。”:诗人想象将荷花裁剪成衣服,认为这样既美观又有道德寓意,适合君子之德。
  8. “绿云浮巧染,白纻扬轻丝。”:这里用“绿云”和“白纻”形容荷花的色彩,以及“巧染”和“轻丝”表现了荷花细腻柔软的质感。
  9. “裁缝自洛女,制度倩湘妃。”:诗人想象荷花的衣裳由洛阳女子或湘妃亲手缝制,这反映了对荷花纯洁无瑕美态的喜爱。
  10. “飘飖鹤作骨,淡淡冰为肌。”:此处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荷花比作飘逸的仙鹤和清凉的冰晶,突显了荷花的轻盈和高洁。
  11. “长啸秋江上,应无维鹈讥。”:诗人站在秋风中长啸,希望不会有批评者指责他的选择,因为荷花代表了他的高尚品德。
  12. “松花晚餐罢,跨鹿翳华芝。”:最后一句描写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诗人在享受完丰盛的晚餐后,骑着鹿穿行在充满灵芝的山林间。

赏析:
此诗通过对荷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和人格美的高度赞赏。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鹤作骨”、“冰为肌”,使得荷花的形象更加生动和鲜明。此外,诗歌整体布局清晰,从自然界的现象联想到人的品德,巧妙地实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整首诗语言洗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咏物抒情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