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乡■何许,栗里与竹林。
古来贤达人,放旷犹视今。
陶然三杯后,浩气盈冲襟。
片言苟有会,木石尽知音。
君看抱瓮者,久矣息机心。
注释:
- 醉乡在哪里,是栗里还是竹林。
- 古来贤达人,放旷犹视今。
- 陶然三杯后,浩气盈冲襟。
- 片言苟有会,木石尽知音。
- 君看抱瓮者,久矣息机心。
赏析:
这首诗是汤嘉宾太史在南郊草桥别墅与友人聚会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醉乡的美景,抒发了对古代贤达人物的敬仰之情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首句“醉乡在哪里,是栗里还是竹林。”提出了一个问题,引发了读者的思考。这里的“醉乡”既指自然界的景色,也隐喻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以“栗里”和“竹林”作为答案,表达了他对这两个地方的向往。
二、三两句“古来贤达人,放旷犹视今。”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古代的贤达人物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的风采仍然值得后人学习。他们追求自由、豁达的生活态度,让我们今天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们的风采。
四、五两句“陶然三杯后,浩气盈冲襟。”则描述了饮酒后的感受。诗人说:“我喝了三杯酒后,心胸豁然开朗。”这里的“陶然”一词,形容心情愉悦、畅快的感觉。而“浩气盈冲襟”则是指胸中的豪情壮志。
六、七两句“片言苟有会,木石尽知音。”则是诗人对于友情的看法。他认为朋友之间即使只有一句话的交流,也能成为知己好友。至于那些只知道木头石头的人,则不能算作真正的朋友。
八、九句“君看抱瓮者,久矣息机心。”是对前面观点的进一步说明。诗人以“抱瓮者”为喻,表示那些不问世事、安于现状的人已经远离了世俗纷扰,他们的心态已经得到了净化。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古人的敬仰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友情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