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千秋人,埋玉兹山麓。
墓门翳寒萝,野鸟啼如哭。
缅惟天实际,阳精被阴黩。
竟以雨淋铃,滴碎霓裳曲。
西蜀路崄巇,日车几翻覆。
忠言不见用,坐受蒙尘辱。
风度虚尔思,公已沦幽谷。
石椁谁勒铭,金鉴犹存录。
贞魂化日星,地下宜朝烛。
鹑火万古翔,高名系其足。
我来孟冬初,霜露气清肃。
落叶迸东流,感此世代速。
人生孰不死,要择所归宿。
忠正自英英,奸佞徒碌碌。
展拜仰清芬,庶以执予躅。

【注释】

文献:指张载。张载(1020—1077),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宋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著有《周易传》、《诗义问答》等。千秋:永远。埋玉兹山麓:墓在山麓。

墓门翳寒萝,野鸟啼如哭:墓门上长满了寒藤。野鸟的啼叫声如同在哭泣。

缅惟天实际,阳精被阴黩:仰望苍天,天地间的真实与虚假难以辨别。阳气被阴邪所侵害。

竟以雨淋铃,滴碎霓裳曲:最后连雨声都像铃声一样敲打着乐器。“霓裳”是唐明皇为杨贵妃作的乐曲。

西蜀路崄巇,日车几翻覆:向西蜀进发的道路险阻曲折,太阳几乎要翻过头来。

忠言不见用,坐受蒙尘辱:忠诚的话不被采纳,只好承受蒙受尘埃的羞辱。

风度虚尔思,公已沦幽谷:风度和思想都很空虚。您已经沦落到深谷之中。

石椁谁勒铭:谁给你刻了石碑?石椁,古代一种用石头制成的棺材。

金鉴犹存录:你的金子般的心仍留在世人心中。鉴,镜子。

贞魂化日星,地下宜朝烛:忠正的灵魂化为日月星辰,在地下照亮前行之路。

鹑火万古翔,高名系其足:北斗七星中,有颗星名叫鹑火,象征着高贵的地位。

我来孟冬初,霜露气清肃:我来到冬季的初期,霜露使空气变得清新肃穆。

落叶迸东流,感此世代速:树叶随风飘落,感受到岁月的迅速流逝。

人生孰不死,要择所归宿:人终究是要死,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归宿。

忠正自英英,奸佞徒碌碌:忠诚正直的人是英杰,而奸佞之徒只是徒劳无益的普通人。

展拜仰清芬,庶以执予躅:向我敬礼,仰望你那清香飘逸的身影,让我学习你的脚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平圃时凭吊张载的墓时所作。诗人通过对墓碑的描写,抒发了对张载人格的高洁及其政治理想的破灭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首联:“文献千秋人,埋玉兹山麓。”诗人通过墓碑上的铭文,缅怀先贤张载,感叹其一生清廉正直的品格和伟大的精神风貌。
颔联:“墓门翳寒萝,野鸟啼如哭。”诗人描绘出一幅寂静而哀婉的画面:墓地的门上长满了寒藤,野鸟的啼叫声似乎在为张载的离世而哭泣。
颈联:“缅惟天实际,阳精被阴黩。”诗人感慨天道的不公,认为阳气被阴邪所侵害,导致正义受到压制。
尾联:“忠言不见用,坐受蒙尘辱。”诗人感叹自己的忠言未被采纳,只能默默忍受着蒙受尘封的屈辱。
五、六句:“风度虚尔思,公已沦幽谷。”诗人表示自己虽然风度翩翩,但心中的志向已经被埋没在深深的山谷之中。
七、八句:“石椁谁勒铭,金鉴犹存录。”诗人讽刺那些没有能力为先贤留下名字和事迹的人,他们的努力就像是徒劳无获的空想。
九、十句:“贞魂化日星,地下宜朝烛。”诗人想象着忠诚的灵魂化为日月星辰,照亮了地下的道路,成为人们前进的方向指引。
十一、十二句:“鹑火万古翔,高名系其足。”诗人以北斗七星中的一颗名为“鹑火”的星星比喻高尚的名望,象征地位崇高。
十三、十四句:“我来孟冬初,霜露气清肃。”诗人来到冬季的初期,感受着寒冷而清新的空气,表达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感觉。
十五、十六句:“落叶迸东流,感此世代速。”诗人看到树叶随风飘落,感受到岁月的快速流逝,感叹时光的无情。
十七、十八句:“人生孰不死,要择所归宿。”诗人感叹人生短暂,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归宿。
十九、二十句:“忠正自英英,奸佞徒碌碌。”诗人赞美忠诚正直的人是英杰,而奸佞之人则显得微不足道。
二十一、二十二句:“展拜仰清芬,庶以执予躅。”诗人向先贤致敬,希望效仿他的品德,保持自己的纯洁和高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