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为湖南客,频渡湘江水。
鸥鸟长笑人,君忙乃如此。
老渔正濯足,晒网芦洲里。
对此感人怀,荣名翻自鄙。
【注释】
五渡:泛指长江三峡一带。湘江:即漓江,流经湖南、广西,注入洞庭湖。
惯为:习惯地做。湖南客:指作者的籍贯湖南人。
频:多次。
鸥鸟长笑人:意谓鸥鸟常嘲笑人。
君忙乃如此:意谓你忙得像这样。
老渔:老渔翁。濯足:洗净双足。晒网:晒鱼网。芦洲:水中芦苇丛生之地,亦作“沙洲”。
荣名:显贵之名。翻:反而。自鄙:自卑,自己看不起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题是《五渡湘江感赋二首》的第二首。前四句写舟行湘江之景;后三句写舟中所见所闻及感慨。全诗语言平易浅近,却含蓄深婉地抒发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漠之情,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开头两句,诗人用“惯”字和“多”字点明自己是湖南人,经常乘船在湘江上行驶。这既交代了自己的籍贯,又写出了自己对这条江河的熟悉程度,表现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鸥鸟长笑人”,是说那些鸥鸟总爱讥笑人忙碌不停的样子。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一幅“鸥鸟笑人”的画面。这种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更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它告诉人们,不要被世俗的眼光束缚住手脚而使自己忙碌不已。“君忙乃如此”,是说像鸥鸟那样忙碌的人,竟然有这么多。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进一步说明鸥鸟的忙碌。诗人以鸥鸟为喻,指出鸥鸟之所以忙碌,是因为忙于捕食的缘故。诗人接着又指出鸥鸟忙碌的原因在于它们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鸥鸟可以随处飞来飞去,可以随心所欲地捕鱼,所以它们不会像人们那样忙碌不停地奔波,也不会受到世俗观念的束缚。这既是对鸥鸟的生动描绘,又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概括。
第三句“老渔正濯足,晒网芦洲里。”写的是一位老渔翁正在芦洲里洗脚晒太阳。这句诗描写了一个十分平凡的场景,但却表现了生活的情趣。诗人通过对这位老渔翁的描写,表现了渔夫们勤劳朴实的美德。“老渔”二字,不仅突出了渔翁的形象特征,还暗示出渔翁的年龄已高。诗人用“濯足”来形容渔翁,既表现了渔翁的勤快,也表现了他们的节俭。他们把打上来的鱼拿到岸上的芦洲里晒干保存起来,以便以后使用,体现了渔夫们勤劳朴实的品质。
第四句“对此感人怀,荣名翻自鄙。”诗人通过与老渔翁的对比,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诗人看到一位年迈的老渔翁悠闲自在的样子,心中不禁感慨万分。他感叹于渔翁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对名利淡薄的态度。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像渔翁那样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话,那么他就会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快乐。相反,如果他一味追求荣华富贵,就会感到无比的痛苦和烦恼。因此,诗人认为应该像渔翁那样对待名利,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这首诗虽然只是一首短短的小诗,但诗人的思想内涵却是非常丰富的。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湘江上航行时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对名利淡薄、追求简朴生活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不仅令人感动,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