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采葛,暮采葛。朝行冲雾畏虫蛇,日晚提筐苦饥渴。
为絺为绤两般机,卖与他家作嫁衣。年年入山赤双足,百结悬鹑遮尺幅。
可怜长袖摇薰风,不到蒙茸深谷中。
【注释】
朝采葛,暮采葛:清晨去山上采摘葛草,傍晚又去山上采摘葛草。
冲雾畏虫蛇:在浓雾中行进要怕被虫子蛇咬伤。
日晚提筐苦饥渴:天黑了还提着筐子忍受饥饿和口渴。
为絺为绤两般机:用织布机做成粗丝葛衣或细丝葛衣。
卖与他家作嫁衣:把它卖给别的人家作为新娘的衣服。
赤双足:光着双脚。
百结悬鹑:穿着破旧的单衣服,像鹑(一种野鸡)那样。
蒙茸深谷中:在深深的山谷里行走。
【赏析】
《采葛篇》是一首写采葛者辛酸生活的作品。诗中以“长袖”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真意切,读后使人感到一股清新的气息。
首句写早晨到山上去采葛的情景。“朝采葛”,点明时间,说明作者早起出发采葛的时间。“暮采葛”,说明天色渐晚时还在山上采葛。两句一扬一抑,写出一个“早”字,一个“晚”字,突出了采葛者勤劳的特点。
第二句说:“早上出门就冒着雾,害怕碰到虫子蛇。”这一句写出了天气之恶劣,环境之险恶。“冲雾”,形容云雾弥漫、浓密难见天日的景况。“畏虫蛇”,说明采葛者担心遇上凶猛的毒虫毒蛇,这里既写出了环境的艰苦恶劣,也暗示出采葛者的勇敢和不畏艰险的精神。
第三句进一步描写采葛者的处境,说:“晚上回家,提着筐子,又饥又渴。”这句不仅说明了采葛者的生活条件之艰苦,而且写出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仍然顽强地劳动着。第四句写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卖自己的葛麻布给别的人家。“卖与他家”四字,既表明了自己的处境,又表现了他们迫不得已卖身为他人缝制嫁衣的痛苦心情。
五、六句写他们的衣着。“为絺为绤两般机”,指用两种不同的织机织成粗丝葛衣和细丝葛衣。“卖与他家作嫁衣”,指用葛布做成的衣服卖给别人做新娘的礼服。两句从衣入手,反映了采葛者生活的艰难。
七至九句,通过写“我”的形象来表现采葛者的处境。“赤双足”,即赤裸双足,表现出他们的穷困和艰辛。“百结悬鹑”,“鹑”,一种野鸡。比喻穿着破烂的衣裳,像鹑鸟一样,形象地描绘出采葛者贫困潦倒的境遇。
结尾三句写采葛者在深山里辛勤劳作的情景。“可怜长袖摇薰风”,写采葛者挥动衣袖,在山间小路上行走的情景。这里的“长袖”是借代,暗喻采葛者的衣衫褴褛。“不到蒙茸深谷中”,说明采葛者在深山里辛勤劳作,而没有到达深不见底的山沟里去。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二十个字,但它却生动地描写了采葛者一天之中的不同生活片段:清晨上山、中午归来、傍晚回家、夜晚劳累,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